韦德枢机的讯息

 看见今日世界的贫困和疾苦时,我的心就禁不住为那些受难的人而隐隐作痛。 如果连我也有这样的感受,那麽天主听到祂子民的哀号时,又岂能无动於衷? 难道祂的心不会比我的难过得多吗? 因此我敢肯定,天主确想结束我们这段考验与苦难的时期,并深愿在世间建立祂和平与正义的王国,但祂需要我们合作,正等待着我们去做点事。 可是,如果我们只做平常的事,那麽我们只能期望得到天主平常的祝福。 只有当我们甘愿去做特殊的事时,天主才能确保我们得到祂特殊的祝福。

 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正是天主今天要求我们去做的特殊的事。我们做了,天主便能赐予人类祂特殊的祝福。 当我们愿意在地上做天使和圣人在天上所做的事,即恒久地朝拜天主时,天主便会创造一个「新天新地」了。

 圣母告诉我们:她的无玷圣心取得伟大胜利的日子,就是她的圣子在圣体内为王的时候。 如果每个堂区都恒久地朝拜明供圣体,那麽,圣体内的耶稣便会为王统治世界,导致新纪元的来临。

 只有当我们藉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把耶稣实在堪受的,所渴求的爱与崇敬,献给祂, 明认祂是君王的时候,祂才会在自己的国内再度为王。

 世界各地,有许多可嘉的神父在自己的堂区里,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也有许多可嘉的主教在自己的教区里,推动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我不明白为什麽竟会有人对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提出质疑,因为只有撒殚自己才不愿意别人昼夜都朝拜耶稣, 只有撒殚自己才会千方百计阻止别人去恒久地朝拜祂。

 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能解决我们的难题。现在圣召减少,家庭解体,还有许多兄弟姊妹加入了基督教的基要教派。 只要我们恒久地朝拜明供圣体,这些难题便会应刃而解了。

 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就是号召我们的子民,跟真实地亲自临在於至圣圣体内的救主耶稣,发展私人的关系。

 我们应当邀请我们的子民,来到真实地临在於圣体圣事内的耶稣面前。 不管是谁,如果他真的重视天主所赐的圣体圣事,就永远都不会考虑离开天主教会了。

 不幸,今日的情况就正如圣经内所描述的:「司祭们也不问一问:『上主在那里?』……诸天! 你们对此应惊骇战栗,大为惊异——上主的断语,因为我的人民犯了双重的罪恶; 他们离弃了我这活水的泉源,却给自己掘了蓄水池,不能蓄水的漏水池。」(耶2:8a,12-13)

 藉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耶稣想开垦荒漠,从中建造一个果园。 因此,这本赖明礼蒙席所写的书,实在非常重要,我想我的神父们都人手一册。 《给多默神父的信》帮助我们更了解,圣体圣事的美妙与大能如何在救恩史上使天主的计划圆满实现。

 这本书提及沙福来主教(Bishop Felix Zafra)和卢思亚神父(Fr. Martin Lucia)的工作,他们两人一起创立了一个名叫圣体传教会(Missionaries of the Blessed Sacrament)的司铎团体,协助耶稣圣体在世上施展祂的王权。他们所做的工作,是值得嘉许的。 不过他们只踏出了第一步,以後要做的工作,还多着呢。

 我热切地恳求天主,使每一个看了这本书的神父,都会在自己的堂区里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让基督在世上的每个角落,都得到众人真心的朝拜。

韦德枢机(Ricardo J. Cardinal Vidal)

宿务总主教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辛海绵枢机的讯息

 在不同的场合,我讲过不只一次了,现在还想再说一遍: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是我牧民工作的安慰,也是我在总主教区内宗徒事业的喜乐。

 因此,这些由赖明礼蒙席(Msgr. Josephino S. Ramirez)写给多默神父(Fr. Thomas Naval)的信得以出版,着实使我高兴。他的灵魂在每一页纸上都印出来了。 我们的教区如今特别敬礼圣体,共有一百多座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成绩如此卓着,实在要归功於赖明礼蒙席。 从我邀请卢思亚神父(Fr. Martin Lucia)到菲律宾来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时起,他一直都以热诚丶时间和规划来支持这项工作。

 1993年6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西班牙塞维利亚(Seville)举行的国际圣体大会上,极力强调圣体敬礼的重要。 他祈求天主,使大会结出美果,引致「世界各地所有的堂区和基督徒团体都成立恒久朝拜圣体的敬礼。」 在1994年的圣周四,圣职部出版了《司铎职务与生活指南》,进一步推动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这份文件这样说:「对圣体的信德与敬爱,不容基督独自留在祂的临在中。」这文件也邀请每位神父朝拜圣体,做信众的表率。

 我想趁这个机会,向总教区的主任司铎以及其他司铎致谢,因为他们表达了对耶稣圣体的大爱,为教友设立了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

 愿这些信也能激励教友,使他们更乐意去守圣时,更加享受陪伴圣体的时光。

 一个圣时的价值丶一座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的作用,是我们意料不到,想像不到,甚至不懂得渴望的。 这使我想起报章上的一篇报导:欧洲有对夫妇继承了亲戚的一所房子,房子里有一幅以花盆为题材的油画。 他们约好了几个朋友来吃饭,打算在打扫时,把那幅画扔掉。

 可是後来他们忘了把那幅挂在墙上的残旧油画扔掉。 有个在博物馆工作的朋友看见了,对它感到好奇,便把它带回博物馆鉴证,这才发现它不是复制品,而是梵高的真迹,价值以百万元计。 结果他俩成了欧洲最富有的夫妇之一。

 你每天守的圣时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远比你所想的更有价值。 当你在天堂上发现它们是这样超值时,你将要像那对夫妇一样,大吃一惊,惊喜不已,直到永远。

基督内

辛海绵枢机(Jaime L. Cardinal Sin)

马尼拉总主教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多默神父的导言

各位主内的铎兄丶铎弟:

 我在十一岁时,认识了赖明礼蒙席。在我响应天主的召叫,去做神父的过程中,他起了重要的作用。

 我一直都对他心存感激,因为他努力帮我去做一个既快乐,又圣善的神父。 为此,我把他写给我的信,这些像哥哥写给弟弟的信,都一一保存下来。 在这三十封富有启发性的信中,只要有任何一封能协助一位神父对圣体中的耶稣认识更深的话,那麽把它们出版所花的心血,就非常值得了。 奉劝读者,不要像看书一样,一 口气把它们读完,最好像参加三十天的小型退省一样,每天只看一封。

 有一天,我在想:既然这些信使我获益良多,对他人也可能会有同样的效果; 但一想到要把这些信件出版,就觉得羞赧丶尴尬,所以没有认真考虑。不过後来我觉得今天再也不该只为自己着想了。

 保持缄默的人已太多了,我惟愿尽我所能,倡导新风尚。 也许我过於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吧,我想,如果有足够像我这般年轻的神父肯站起来公开表态, 而又被听取的话,教会就会为了支持基督圣体,而变得更加热诚了。

 只要我们愿意鼓起勇气,不再窃窃私语,而公开为主做见证,那麽,目前大家对圣体的消极态度就会变得积极了。

 我愿尽我所能,倡导一个影响全世界的运动。这运动没有名字,也不收费,是属於司铎的运动。 愿参加者为了支持基督圣体,都勇毅刚强,绝不怯懦。

 基督举行首祭时,犹达斯为了三十块银钱而出卖祂,宗徒们都四散了,连伯多禄也不认祂。

 现在是我们回去说我们都认识祂的时候了。我们都认识圣体内的耶稣,我们都爱圣体内的耶稣,都把自己的生命献於祂圣体的王权。

 愿祂的国来临!

多默·纳威神父(Fr. Thomas Naval)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至圣圣体含有教会的全部精神财富,就是基督自己,祂是我们的逾越圣事……从此看出来,圣体就是全部福音工作的泉源与顶峰。」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注1】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後的教会,特别关注圣体圣事的重要地位,也强调传扬福音。 故此,传扬圣体的敬礼,是教会重大的使命,也是真正宗徒事业的主要动力。

 赖明礼蒙席所写的信,跟教会所关注的重点,是完全一致的; 这些信能激励我们,使我们对圣体的爱与大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也鼓励司铎天天朝拜圣体。 「为能尽忠於自己的职务,司铎们应切切记得,在朝拜圣体及个人敬礼圣体时,每天与主基督谈话。」 (《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18)

 就在不久之前,即1994年的圣周四,圣职部发表了一份名叫《司铎职务与生活指南》 (Directory on the Ministry and Life of Priests) 的文件,重申圣体圣事的重要地位,并要求每位司铎朝拜圣体,做信众的表率。 「司铎不但该在虔敬地举行感恩祭时,而且还该在恭谨地朝拜圣体时, 把圣体圣事的重要地位,清楚地显示出来,好让自己能成为信众的表率。」

 为此,我向天主祈祷,求祂使每位司铎都阅读这本书,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了解每天守圣时的目的丶价值和重要性。

 最好的神学,不一定是最复杂丶最深奥丶最难懂的。 反之,最好的神学,往往是最简单丶最容易明白的,因为天主是单纯的化身,而神学所研究的就是天主自己。

 简单就是《给多默神父的信》这本书的特质。 赖明礼蒙席所写的信,既简明又实用,流露出这位马尼拉副主教乐天丶友善丶宽厚的性格。

 圣体圣事是团结合一的标记和原因,所以我非常乐於看见, 因着天主上智的安排,众人分工合作,使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得以传到所有的国家去。 在圣体传教会的发展历程中,不少来自菲律宾丶美国丶澳洲以及其他国家的司铎都能同心协力,和衷共济; 他们那种合作的精神正显示出,圣体确是一件团结合一的圣事。 仰赖天主的恩宠,并藉着世界各地众多主教丶司铎的合作, 这个新兴的团体已能在全球五大洲的天主教堂区里,设立了一千多座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了。 他们的努力还促使教廷颁布了一个法令,使大家都明确地知道, 教会不但批准,而且还全心全意鼓励司铎为堂区教友而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这个宗座法令,是教 廷在「听取了许多不同国家那些认识丶重视并鼓励」耶稣圣体敬礼「的主教的证言後」所颁布的。 (《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宗座法令1991年6月2日)

 在无恐无惧,不受恫吓的情况下,每个堂区司铎都可尽其所能,藉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把托付给他的信众带到耶稣圣心的台前,这是他牧民时应有的权利,也是他理当欣然享受的优惠。 司铎该「寻找,并向天主祈求那种真正朝拜的精神,使他们与所属人民,密切地结合於新约的中保基督,能够以天主义子的身份呼号: 「阿爸!父啊!」 (罗8:15)」(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注2】

 这些信所传达的,是个希望的讯息。 耶稣此时此地就在圣体圣事内,伸开双臂等待着我们,祂要同我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 藉着圣体圣事,祂还要光荣地降来,把这世界改造为一个乐园。 「耶稣将要使我们惊喜万分。祂现正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居住在我们中间。 我们要看见祂充满荣耀,大放光明。祂将以自己的光明使普世亮丽生色。 最近的讯息很美妙——祂将要光荣地降来的方式,真是不可思议。」(贝坦尼亚)【注3】

 赖明礼蒙席的信,本来是他写给一个年轻铎友的私人函件,但是他乐意和我们大家分享,我很想向他道谢。

 这本书号召我们人人敬礼圣体。 我们人人都应该同心协力地传扬圣体的敬礼,好使圣体内的基督, 藉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更新教会,为王统治世界,促使新纪元来临。 「这是出於我们天主的慈怀,使旭日由高天向我们照耀,为光照那坐在黑暗和死影中的人,并引我们的脚步,走向和平的道路。」 (路1:78-79)

安达德蒙席(Msgr. Moises Andrade)

圣文生修院神学教授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祝你主保瞻礼快乐!两年前,我遇上了一件神奇的事;在我决定给你写这封信时,心里也想起它。 那时,我和卢思亚神父(Fr. Martin Lucia)一起退省。 我感冒得很厉害,又不停地咳嗽,卢神父想我睡得安宁,就劝我喝一点儿乾邑酒。 由於没有带闹钟,我担心喝了酒之後,会睡得太熟,那麽,凌晨三点时就不能起床守圣时,陪伴耶稣圣体了。

 卢神父向我保证,天主自有办法叫我起床的,於是我就喝了酒。 砰!就在凌晨三点时,我听到了敲门丶撞门的巨响,就起来开门,一心以为见到的是卢神父,岂料见到的,竟然是一条狗。 原来那条狗走进了我们所住的那座房子里,登上了楼梯,转过身来,然後用尾巴不断地使劲撞门,直到我起来开门时为止。 第二天早 上,我才知道,原来那条狗是从来都没有在那里出现过的。

 当时我这样想:如果天主能用一条狗来叫我起床守圣时,难道祂不能用我去叫你亲近圣体中的耶稣吗? 亲爱的多默,我想不断给你写信,不停地敲击打字机,如同那条狗不停地撞门一样,直到天主的恩宠感动你, 使你开始每天守圣时,并在你的堂区里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为止。

 朝拜圣体与否,显然与信德有关,这关乎你是否深信:耶稣就在此时此地,真实地隐藏在圣体圣事内,与我们相偕。 与你同名的多默宗徒并不相信耶稣已经复活了,他说: 「我除非看见祂手上的钉孔,用我的指头,探入钉孔;用我的手,探入祂的肋膀,我决不信。」(若20:25)

 怪不得别人称他为「多疑的多默」了。 今天「多疑的多默」是谁呢?很多人都相信耶稣复活了,但他们知道我们复活的救主住在哪里吗? 今天「多疑的多默」是那些不信圣体就是耶稣的人,他们不信我们复活的救主,能把复活的德能,倾注在那些前来朝拜祂的人身上。

 许多人会说:「是啊,我们相信耶稣真的在圣体内。」 其实信德不单是理智上的事。信仰跟行为是分不开的。 如果我们相信耶稣临在於圣体圣事内,我们就要按照自己的信仰去行事,走到祂面前,来到祂跟前,跑到祂台前了。 圣保禄说:「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担保,是未见之事的确证。」(希11:1)

 多默,假如你能在圣体中看见耶稣,每天你会不拨出一个小时来陪伴祂吗? 假如你见到耶稣真实的模样,你会不在自己的堂区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吗? 那时你根本不可能制止这事,因为不分昼夜,全世界的人都会涌来看祂,陪伴祂。

 试想想:假如圣体内的耶稣是肉眼可见的,会有什麽事情发生呢? 我相信:世上每一个人都想乘下一班飞机来菲律宾,到你的堂区来。 那时,耶稣会引用祂对多默宗徒所说过的话,向他们每人说: 「因为你看见了我,才相信吗?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20 :29)

 今天的福音记载:耶稣向多默显现,使他相信祂已经复活了。 亲爱的朋友,耶稣不向你显现,但这是个更大的爱的奇迹,因为祂在圣体内等待着你, 想你怀着信德来到祂的面前,好使祂将来永远都能称你「有福」。

 祂太爱你了,所以才不向你说:「把你的指头伸到这里来,看看我的手吧! 并伸过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膀,不要作无信的人,但要作个有信德的人。」(若20:27)

 要相信: 如今圣体内的耶稣,就是曾经对多默说过上述这番话的耶稣,也就是曾经穿过关着的门,站在宗徒中间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若20:26)的耶稣。

 这平安,是耶稣想你们在守圣时祈祷的时候去体验的。 体验到这平安,其实比看见祂的圣伤有福得多了。祂在圣体内的圣伤不再难看。 祂的圣伤如今在乐园里非常美丽。这些圣伤比太阳更光耀夺目。这些圣伤是恩宠的河流。

 只要你怀着信德来到耶稣跟前,祂就愿意把这些恩宠圆满地赏赐给你。 祂之所以没有让你像多默宗徒一样,目睹祂那可见的圣伤,是因为祂想你得到更大的益处。 祂愿意把这些圣伤看不见的恩宠,以及从这些圣伤中流出来的一切功劳丶光荣丶美善与具有医治大能的爱,都倾注在你身上。

 你每守一个圣时,就是对耶稣说:「我主!我天主!」(若20:28) 而每一次,祂都会这样回答你:「多默,你是有福的,因为你没有看见,但却相信了。」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7月3日 圣多默宗徒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更好的一份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昨天我为仁爱传教女修会开弥撒,不禁就想起跟德兰修女初次会晤时的情景。 当她初到马尼拉这里来设立会院时,我就为她和她的修女开弥撒了。

 那天弥撒之後,我有幸私下跟她交谈,听她细说她修会的历史。 率先追随她的,是那个矮小而皮肤黝黑的艾乐施修女(Sister Agnus); 其後陆续有别的修女加入她们的行列。 但需要她们服务的人实在太多了,那些贫病交迫,在路边垂死挣扎的老人,以及那些惨遭遗弃,无人照顾的婴儿和幼童,都多得不可胜数。 德兰修女很想对他们一一施予援手,但在早期,仅靠几个修女,又怎可能完成那些工作呢?

 工作多而人手少,修女们为了照料那些穷苦无依的人,整天都忙个不休。 在这困境当中,德兰修女等向天主祈祷,求祂引导。结果天主给了个使人诧异的答案。 原来除了平时规定的祈祷外,天主还要求她们做些额外的事。 一天的时间似乎已经不够用了,但天主仍想她们多付出一点儿。 祂竟要她们每天都拨出一个钟头来 守圣时,朝拜明供圣体。

 德兰修女证实,这个每天一个钟头的圣时,就是她的修会蓬勃发展的原因和理由了。 靠着因守圣时而获得的能力与恩宠,修女的数目不断增长,现在已超过三千了。 靠着这些修女,德兰修女彷佛有了分身的能力,可以同时在世界各地出现。 由於她从前愿意花很多时间跟那株「葡萄树」(若15:5)合成一体,结果,她的影响力如今无远弗届,惠及全球了。

 在最後晚餐的临别赠言里,耶稣指出,如果我们跟祂合为一体,就会结出很多的果实来。 (若15:5)德兰修女和她的修女们,天天都朝拜明供圣体,与主耶稣合而为一。 结果,她们宗徒事业的美果有目共睹,常使世界惊叹不已。

 德兰修女的榜样激励我去效法她。 加上以前我读过有关恒久朝拜明供圣体这种宗徒事业的书刊,知道卢思亚神父, 曾经如何在美国各地以及其他国家,成功地推行了这种敬礼,因此我也打算在菲律宾各地, 推广这种活动,於是就成立了一个名叫「圣庇护十世圣体门徒会」的团体。 该会的成员日以继夜,不停地爱慕丶朝拜圣体。 他们先恳求天主,使卢思亚神父能到菲律宾来,在各堂区里开始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其後,他们又求天主使这种敬礼能传遍菲律宾。 如今全国已有 500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了。 现在他们继续祈求天主,希望堂区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能达到1000所的目标。

 德兰修女与圣体门徒会这两个实例,显出今天耶稣在福音里所说的话是多麽真确: 「玛尔大,玛尔大!你为了许多事操心忙碌,其实需要的惟有一件。 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从她夺去的。」(路10:41,42)

 那更好的一份,就是去陪伴耶稣圣体了。 亲爱的多默,你在世上最美好的时光,就是跟你的挚友耶稣圣体所一起度过的光阴; 而朝拜圣体,也是使你的宗徒事业结出美果的最佳办法。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7月22日 圣女玛利亚玛大肋纳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最佳的讲道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还记得我那个年轻的朋友乔治吗?你曾在宾诺道堂(Binondo Church)里见过他,还有印象吗? 他告诉我:他想进修院,做神父,不过唯一使他觉得为难的就是讲道了,因为他的记性不好,没法子把讲稿牢牢记住, 又觉得自己才疏学浅,不是读书的好材料,讲不出那麽多的道理来。 我考虑过他所说的话後,便对他说:「我根本不认为你所说的是个问题。」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神父是圣若翰·维雅纳,他讲完又讲,每次讲的都是一模一样的道理,而且内容简短得很,只有两行字。 每个主日,他都对教友说:「要是真的知道圣体中的耶稣对你的爱有多深,你准会开心过度而死。」 然後便指着圣体柜,说:「耶稣真的在那里。」

 虽然他每个主日都讲相同的话,但是从法国各地来听他讲道的人却不少。 他体会到耶稣真在圣体内,并且极爱世人,心灵感动的程度是那麽深, 以致当他指着圣体柜对教友说耶稣真的在那里时,都会不禁喜极而泣。 每一天,每一夜,他都会在圣体前用几个小时来祈祷;每一天,他都用几个小时来听告解。 怪不得圣教会立亚尔斯本堂神父圣若翰·维雅纳为司铎的模范和主保了。

 赖科迪(Pere Lacordiere)与圣若翰·维雅纳同时代,也是一位有名的神父。 他能言善辩,在巴黎的圣母主教座堂讲道时,座无虚席,连国王与王后也慕名而来。

 有一天,有人问他:「你的讲道那麽受人欢迎,是不是感到很满足呢?」 他答道:「不,因为当我说话时,人人都赞美我的聪明才智;但当若翰·维雅纳说话时,人人却都赞美耶稣的美善!」

 亲爱的多默,人性是多麽复杂啊。 我们往往渴望别人欣赏自己的才华,因此尽力把话说得冠冕堂皇,故作高深,结果,我们想说的是什麽,听众都弄不清楚了。 其实,我们只须告诉教友,在圣体中的耶稣是多麽美善!就已经够了。 我对乔治说:「如果你做了神父,你只须向教友复述圣若翰·维雅纳所说的那两行字,就已经够了。 有一天,你也会被列入圣品的。」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8月4日 圣若翰·维雅纳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真正的力量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第二次世界大战似乎已经是年深日久的事情了。一九四五年的今天,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跟着大战就结束了。 当时有一个年轻人,住在日本人在菲律宾这里所设立的一个集中营里,那个营叫做「道格拉斯·瓦伦廷(Douglas Valentine)」。 多年後,他写了一本名为《塔克洛班酒店(Hotel Tacloban)》的书,「塔克洛班酒店」就是那集中营的绰号。

 由於这本书批判美国政府,因此,除了在尼日利亚等地外,它的销路并不太好。 有人买了这本书之後,一时大意,把它留在奥卡(Awka)的主教座堂里。 卢思亚神父一进入那座圣堂去守圣时,就在跪櫈上发现了它。 由於它的名字「塔克洛班」,跟菲律宾一个城市的名称完全一样,他就打开它,看了一页。

 原来这本书所说的是一位菲律宾执事的故事。大战时,那位执事曾被囚禁在「道格拉斯·瓦伦廷」集中营里。 战後他恢复了自由,在船上疗养的期间,又重访那个集中营。 在离开的时候,他很想在心中长留着一份对菲律宾的美好回忆,来抹去那集中营过去所给他的恶劣印象,於是就拿起吉他,唱了一首西班牙歌。 这首歌 的西班牙文名字叫“Solamente Una Vez”, 而英文名字就叫做“You Belong to My Heart(你属於我的心)”。

 卢思亚神父那时顿然醒悟: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属於耶稣圣心的,藉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的力量,每个人都会回归祂的圣心。 不过,要使这事得以实现,先要有一个神父的团体,在世界各地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卢思亚神父後来在宿务机场的候机楼里,把上述这件事说给两位修士听。 那两位修士同属於圣体传教会,又是该会首批行将晋铎的会士。 当时他们正在等候下一班前往塔比拉兰(Tagbilaran)的飞机。 就正在那一刻,有一个年轻人拿着吉他走过来说:「我可以唱一首歌吗?」 他唱的歌竟然又是“You Belong to My Heart(你属於我的心)”。

 在这个原子弹爆炸的周年纪念日,我们该想想:如果人造的武器,也可以有那麽大的破坏力; 那麽,圣体内出自天主的爱,岂不会有更大的建设力量吗?可惜,这种力量,我们还没发现呢!

 伯多禄丶雅各伯丶若望在大博尔山上看见耶稣改变容貌,同样,全世界也将要目睹圣体内的耶稣光荣地改变容貌; 那时的效果,要跟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时的效果完全相反。 圣体内的耶稣改变容貌时,天主的能量将要爆发,把祂爱的力量释放出来,从而更新大地的面貌。 那时世界将要看见真正的力量!人人都要痊愈,人人都要归属祂的圣心,人人都要合而为一。

 还有,每次我们朝拜耶稣圣体时,都会得到五种恩宠。 祂光荣的五伤,藉着祂具有医治大能的爱,会改变我们灵性上的容貌。 我们每守一个圣时,复兴丶圣化丶改变丶赔补与救赎的恩宠,都会丰厚地倾注在我们身上。

 亲爱的多默,我们实在该像伯多禄那样,在天主子耶稣的面前,欢欣地叫道: 「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玛17:4)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8月6日 耶稣显圣容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乞求爱

亲爱的多默神父:

 今天是圣佳兰(嘉勒)瞻礼,随函附上她的圣相一帧,请笑纳。你有没有留意到呢? 她手上是拿着一个有圣体的圣体光的。无论在图画丶圣相丶塑像或是彩色玻璃窗里,她的姿态时常都是这样的。

 为甚麽我们所见的圣佳兰老是拿着圣体光的呢? 原来,这是有用意的,一来表示她热爱圣体,二来表示她坚信圣体的大能。

 当她的修院受到袭击时,她举起圣体光,那些暴徒一见,就吓得抱头鼠窜了。 她必须上街行乞。要知道:圣佳兰是富贵家庭的千金小姐,如果不够谦逊,在十三世纪的当日行乞, 跟在二十世纪的今天行乞一样,实在谈何容易! 不过,她真的依照圣方济的要求做了。

 想想求乞是怎样难堪的一回事吧,汽车一停在红灯前,在路旁守候的穷乞丐便会上前敲窗讨钱。 试想像一下,今天你能叫一个富家女为爱天主而做同样的事吗?

 在今日的世界,还有类似圣佳兰的人物吗?有的,麦璞蕊修女(Sister Briege McKenna)肯定就是了。 在本世纪的七十年代,圣体中的耶稣以清晰可闻的声音向麦璞蕊修女说话,祂想她为神父服务。

 从那时起,麦璞蕊修女为神父主持过数以百计的退省。 看看她所写的书《确有奇迹(Miracles Do Happen)》吧。 她打动了无数神父的心,支持他们善尽铎职。世界各地的主教,没有一位不知道她对教会贡献良多。 麦璞蕊修女曾在马尼拉说过:有两件事是魔鬼最痛恨的,那就是司铎的职务和圣体圣事。 她跟圣佳兰一样,每天都花很长的时间在圣体面前祈祷。

 麦璞蕊修女在世界各地带过多次退省,但我最津津乐道的,却是她没法出席的一次。 那次,她本来打算乘飞机到尼日利亚的乔斯(Jos)为聚集在当地的主教们主持退省,由於爆发内乱,结果无法成行。

 那时正值卢思亚神父在当地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简纳嘉主教(BishopGanaka)就邀请他代替麦璞蕊修女带退省。 参加那次退省的,有一位是来自奥卡(Awka)的欧博德主教(Albert Obinafuna),他其後邀请卢思亚神父到他的教区去。 在那里卢神父遇见一个名叫方秉安(Fabian)的年轻侍应。

 方秉安後来成了圣体传教会来自非洲的首个会士。他刚念完神学,明年就要升神父了。 晋铎後,他将步武圣佳兰和圣方济的同伴,为爱天主而行乞。 不过,他不打算乞食,他打算作的,是乞求教友去爱那「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若6:51)。 他要返回非洲,到处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亲爱的多默,这就是你该作的事了。你该乞求教友去爱圣体中的基督。 你该在堂区里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爱使人贬抑自己,谁爱得越多,谁就越甘愿谦抑自下,为人而求乞。

 要是圣佳兰当年以行乞为耻,今天就不会有佳兰修女会了, 也不会有一位麦璞蕊修女走遍天涯海角,触动那麽多神父的心,领他们到圣体面前了。

 亲爱的多默,你知道是什麽原因吗?因为麦璞蕊修女就是属於佳兰修女会的, 她如今居住在佛罗里达州的圣佳兰修院里。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8月11日 圣佳兰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模仿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今天我想谈谈我在候机楼里的见闻。 有一次,我从马尼拉乘机往宿务,在登机前,目睹了一件很感人的事。 有个名叫安杰拉的女士,也要到宿务去,她向航空公司的职员求情,说由於老父病危,非马上前往送终不可。 职员表示爱莫能助,因为那班客机的座位早已订满了。 要轮候一个前往宿务的机位,安杰拉大概要等三丶四天之久。

 其後,一件令人惊喜的事发生了。一个年轻人上前,把自己的机位让给安杰拉。 为了让安杰拉能早点见到父亲,他甘愿在那个闷热的机场里多等几个小时,甚至多等几天。

 我在旅途中想:那个青年所作的,真是很了不起啊。接着,我想起圣高比(St. Maximilian Kolbe)无私的牺牲。 他远比那个青年伟大,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内,为了让一个囚犯有机会活着与妻儿团聚, 他竟然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自动请缨代那个囚犯受死。

 高比神父不特因他英勇牺牲的事迹而闻名於世,他还积极地传扬福音, 创立了蓝军(即圣母无原罪军),影响所及,世界各地有不计其数的人把自己奉献了给圣母。 他是首批被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列入圣品的人士之一。

 有些人批评教宗,说他不该在没有奇迹「证明」高比是圣人之前,就把高比列入圣品。 其实高比浑然忘我丶毫不自私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他那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效法。

 亲爱的多默,圣高比这种无私的牺牲精神,究竟是从谁那里得来的呢?答案就是圣体圣事了。 他曾对同会的会士谈及圣体中的耶稣,称祂为「众灵魂的长兄与新郎」,他说: 「祂使我们成为兄弟,令我们的心因彼此相爱而变得温暖。」

 圣高比认为朝拜圣体是「最重要的活动」。 能让圣体光里的耶稣圣体,在会院的小堂内日以继夜地受人朝拜,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事。 他在1938年说:「我们的目标是恒久朝拜明供圣体。 当我们来到这个小堂朝拜圣体,尤其是整天都这样作时,自己和别人都会因此而得到很多恩宠。 借着朝拜圣体,我们能作大量的好事。」

 谈到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时,他这样说: 「那是川流不息的祈祷。祈祷是宇宙间最伟大的力量,能改造我们每一个人,也能更新大地的面貌。」

 1920年,高比神父立志每天朝拜圣体三十次。曾与他一起共事的伯乐神父(Fr.Pal)作证说: 「要找到他,要知道他正在做什麽,简直易如反掌,因为他老是在小堂里朝拜圣体。」

 为什麽高比神父会自愿代人受死呢?原因就在於此。 他曾无数次在救主的面前这样默想:耶稣甘愿死在十字架上,好让我们在圣体圣事内有圆满的生命。 祂甘愿接受别人对祂的憎恨,好让我们充满祂的爱。祂甘愿被人打得遍体鳞伤,好让我们能够完全康复。 祂甘愿经历心灵可怖的黑夜,好让我们能在祂的圣体面前,得到 光明与喜乐。 祂甘愿完全被天父所舍弃,好让我们能在地上,常与祂(厄玛奴耳)相偕。

 高比神父对他的兄弟们说:「凡身为弟弟的,都必须试行模仿在圣体中的长兄耶稣。」

 高比神父坐言起行,当他替另一个囚犯受死时,就是把上述这句话付诸实行。 原来敬礼圣体是有实效的,其中最大的就是模仿基督了。 天主并不一定要我们像高比神父一样,轰轰烈烈地杀身成仁; 但是每一天,祂都邀请我们在许多小事上献上无私的牺牲,而耶稣圣体最无私的爱,就是我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原动力了。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8月14日 圣高比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复兴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谢谢你为拉斯巴(Las Pinas)的修女们举行弥撒。趁这个机会,让我告诉你一件五年之前在那座小堂里所发生的事吧。

 有一个黄昏,我来到那座小堂,发现一位有圣德的, 名叫韦思彤(Hildra Walstrum)的女子,在里面跪着祈祷,低声哭泣。 我问她有什麽事,她向我解释:她并不伤心,所流的其实是喜乐的泪。

 原来她参与了那天的薄暮弥撒,在神父举扬圣体的时候, 她看见圣体变成了一颗心,放射出爱的光芒,而其中一道光穿进了她的心中。 她在那一刹那所感受的爱,竟比常人活一千年所能得到的爱更多。

 类似的事也曾在日本秋田发生在笹川修女(Sister Agnes Katsuko Sasagawa)身上, 在圣母向她显现之前,几次她在修院的小堂里祈祷时,都看见一道辉煌的光从圣体柜里射出来。 这光使她充满了天主的爱,俯伏在地上,良久动弹不得,别人也没法移动她。 虽然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旧事了,但只要一想起这事,她就会喜乐盈盈,充满着爱主之情。

 我曾与秋田的伊藤主教(Bishop Ito)会晤长谈。 他告诉我:在1973年的耶稣圣心瞻礼,他在修院的小堂里看见圣体发出辉煌的光,照了三天之久。 继1917年圣母在法蒂玛的显现之後,如今圣母在秋田的显现也正式为教会所认可了。

 当年圣母在法蒂玛显现时,有七万人看见了太阳舞蹈的奇迹。 天空中的太阳是圣体中天主子的象徵,因为太阳是自然界一切力量与生命之源,而天主子则是超自然界一切力量与生命之源。 圣体光的形状之所以总是跟光芒四射的太阳相仿,就是这个原因了。

 法蒂玛太阳舞蹈的奇迹预告了那将要发生的伟大圣体奇迹,而在秋田所发生的事则给我们显示了那个圣体奇迹的性质。 在每一处耶稣圣体受人钦崇的地方,祂爱的光明将如同四射的曙光一样,让人人都看得见。

 只要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的数目足以达到天主公义的要求, 天主的慈悲就会显示给普世,一直隐而不彰的,藏在圣体内的爱的光芒,将要在那时显露无遗。

 笹川修女所见到的,有一天全世界人人都要看见。那时大家都看见祂爱的光芒辉煌灿烂。 无论人心如何冰冷,如何残酷,这光都能穿进去,使每人的心回归天主的心。 一旦人类藉着这个圣体奇迹回归天主,大自然就会回归人类。其後,另一个更光荣的新乐园,便会在世上出现了。

 今天我们庆祝教宗圣庇护十世的瞻礼,他的座右铭就是「在基督内复兴一切」。

 亲爱的多默,让他的格言感召你在堂区里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吧。 复兴是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带来的首个恩宠。我们每守一个圣时,都会催促那个基督复兴一切的日子的来临。 只有当我们以爱来光荣耶稣圣体时,祂才会向全人类展现祂爱的光荣。

 面对政治丶社会丶经济丶教育丶道德各方面的问题,我们都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我们需要天主的干预,而天主的干预将是那个伟大的圣体奇迹。

 「圣体的教宗」圣庇护十世称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为「万事中最重要的事」,原因就在於此。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8月21日 圣庇护十世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祂的宝血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有一次,一位钱女士(Cecilia Chin)邀请我到肯萨斯州去演讲, 於是我从德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San Antonio)坐飞机出发。 在飞机上,坐在我身旁的一个男子看见我戴的白领,知道我是神父,就拿出一件他以为我会感兴趣的东西来给我看。 那是一个公元第三世纪的铜币。 他叫我猜猜它值多少钱,我说不知道。出乎意料之外,原来它竟值300美元;因为它上面盖有君士坦丁大帝的头像。

 我拿起那铜币来,真的感到有点兴趣, 因为我想起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解释他为什麽要召开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时,曾提及君士坦丁大帝的名字。 他说:召开大公会议的目的,是要打开教会的窗户,好让新鲜的空气吹进来,把从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开始积聚的尘埃一扫而空。

 之後,我又想到我要在肯萨斯州就圣体圣事发表演讲。 我打算对听众这样说:圣体圣事源於基督的苦难,我们来到圣体前就是来到十字架前。 在守圣时的时候,我们把那些最需要耶稣怜悯的灵魂呈献给祂在圣体内的圣心, 耶稣就会以自己的宝血,在那些灵魂(包括当天要逝世的人)上盖印。 盖了耶稣宝血的印之後,他们便得救了。

 某天凌晨四时,我刚守完圣时,圣堂外就驶来了一辆出租车。 有一名妇人从车中出来,要我跟她的儿子谈话;他们是住在巴拉安圭(Paranaque)【注】的。 原来半夜有个声音把她唤醒,叫她到圣弥额尔堂来。 她一起床,就发现儿子正企图自杀,及时制止了他,接着就同他一起坐出租车来见我。 从此之後,她儿子的情况一直都算不错,现在已经没有什麽问题了。

 另一个晚上,在我守圣时之前, 有位名叫施兰(Nonette Silla)的女士从凌晨二时到三时在圣弥额尔堂的小堂里祈祷。 原来她在三个星期前朝拜圣体时,特地为一个男子祈祷。那男子害人不浅,曾令她的很多女友失足; 虽然如此,她还是为他祈祷,因为她知道耶稣也爱他。 在祈祷结束时,她恳求耶稣把他带到小堂里来,好让她确切知道他已回头改过了。

 三个星期之後的这个晚上,她又在小堂里守圣时了,忽然听见有人在後面啜泣,回头一望,原来正是那个男子。 他向她解释:三个星期以来,他一直心烦意乱,过去认为是对的事,现在都觉得是错的。 这个晚上,他没法入睡,便漫无目的地驾着汽车在街上奔驰。 他住在马卡迪(Makati)【注】,当他经过圣弥额尔堂时, 见到里面的灯光彷佛在欢迎他,邀请他进去似的,就把车子停下走进来了。 他感到圣体中的耶稣不但没有定他的罪,反而宽仁慈爱地对待他,便不禁哭了出来。

 当我在凌晨三时来到时,那个男子把他的经历告诉了我。我听了他的告解,赦了他的罪。 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他天天都来圣堂丶领圣体。 施兰女士所守的圣时,收效实在显着,比盖上君士坦丁大帝头像的铜币更有价值, 因为在她守圣时的时候,耶稣用祂的宝血,在那个男子的灵魂上盖上印,使他蒙受天主的怜悯与恩宠。

 我没有看过《舒特拉的名单》这套电影,但有朋友看过,把其中感人的一幕告诉我。 那时舒特拉把一枚金别针从西服的翻领中拔出来,说:如果他卖了那枚别针,他就能多赎回一条性命,多救一人了。 为了那件自己能做得到却没有去做的事,他不禁哭起来了。

 亲爱的多默,只要我们知道守圣时的价值,就肯定天天都会去守圣时了。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主的筵席》通谕里说:朝拜圣体有「赔补」世罪的功效。 由於十字架有无限的功劳,因此圣时也有无限的价值。 耶稣会士海敦(John Hardon)神父也认为: 要夸大在耶稣圣体前守圣时的价值,是一件绝不可能的事。

 耶稣说:「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12:32) 每一次守圣时,我们都会把耶稣高悬在十字架上时为我们挣得的恩宠,带到自己的堂区以及全世界。 十字架的胜利就是:圣体中的耶稣向我们施仁慈,以祂的宝血,在我们每人的灵魂上盖上印。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9月14日 十字圣架节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圣化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窗外正下着滂沱大雨,如果现在走到外面去,是不可能不浑身湿透的。

 这场雨使我想起教会对敬礼圣体的训导。绝无疑问,敬礼圣体是最稳妥丶最可靠的成圣方法。 教宗保禄六世在《信德的奥迹》通谕里就说过:修德成圣最有效的方法,在於亲近圣体中的耶稣。

 耶稣自己也说过,祂在圣体内的圣心是流出活水的江河。祂还大声喊叫,邀请人人都到祂那里来。(若7:38)

 每一次我们来到祂的面前,都为祂所圣化。在祂面前的每一刻,都会加深我们和祂的关系。

 圣女小德兰的事迹可以证明这一点。 她为了献身度祈祷和默观的生活而进圣衣会,但是在耶稣圣体前守圣时的时候,却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梦乡。 她很沮丧,觉得自己一败涂地,甚至有离开修会的诱惑。

 其後耶稣显现给她,问她是否记得她小时候在爸爸的大腿上睡着时,爸爸对她说过什麽话。 她这样回答:爸爸说,无论她在他的腿上睡着了,还是醒着跟他谈话,他都是那麽喜爱她。

 耶稣於是说:「我也是这样!」圣女小德兰在世上活了二十四年,後来成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圣女。 原来她不断在成圣的道路上前进,连在圣堂里睡着了的时候也不例外!圣化,是朝拜圣体带来的第二个恩宠。

 在滂沱大雨中,不可能不浑身湿透; 同样,来到圣体面前,也不可能不让天主的恩宠有如雨水般降下,滋润自己的心田,使自己在主的生命与圣德中成长; 正如圣经上所说的:「祂要来到我们中间,有如秋雨,有如滋润田地的春雨。」(欧6:3)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10月1日 圣女小德兰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改变

亲爱的多默神父:

 在菲律宾,贝纳德夫人(Conchitina Bernado)是一位家传户晓,深受众人景仰的女士,她最近加入了方济会第三会。 1963年她在马德里大学念医科时,认识了一位名叫卢思亚(Martin Lucia)的美国留学生。 卢思亚後来返回美国,做了神父。

 事隔差不多二十五年,1987年,贝纳德夫人又与卢思亚在马尼拉重逢。 那年正值圣体年,卢思亚神父正在菲律宾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而贝纳德夫人素来热爱圣体,也愿助他一臂之力。 那时我知道卢神父工作繁重,需要助手,於是一有机会,我就邀请罗孟雅神父(Fr. Jonas Romea)到马尼拉, 住在我这里(圣弥额尔堂),好让他协助卢神父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贝纳德夫人慨然资助了罗神父的旅费,间接地助了老朋友卢神父一臂之力。

 圣体年结束後,罗神父离开祖国菲律宾,远赴美国传教,他在那里的工作很成功, 结果激励卢神父在美国创立了一个名叫「圣体传教会」的神父团体,致力在普世各地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就这样,菲律宾和美国又联系起来了。

 贝纳德夫人身为方济会第三会的成员,是千千万万受圣方济影响的人士之一,但是影响圣方济至深的人却是圣体中的耶稣。 圣方济往往彻夜在圣体前祈祷,他的夙愿就是:与基督结合,让祂来改变自己。 1216年7月的一个晚上,在天使之后圣母堂里,当他在圣体前祈祷时,基督曾显现给他。

 在那次神视之後,圣方济叹道:「我要把人人都送上天堂去。」 他比以前更坚信祈祷有拯救人灵的效力了。

 1224年9月14日晚上,圣方济在默祷时,看见一位具有三对像火般的翅膀的炽爱天使(「色辣芬」)(依6:2)从天而降, 在他的手足和肋膀印上耶稣的五伤。 在他身印五伤时,良修士(Brother Leo)见到一个火球降在方济的脸上。 附近一带人人都看见有光笼罩着拉维纳山(La Verna)的顶峰,彷佛太阳已经出来了似的。

 亲爱的多默,我之所以提及此事,是因为圣体就是天主爱的火焰。 正如火会把燃烧着的东西都变成火,圣体中的耶稣也会把那些在祂面前祈祷的人,渐渐地光荣上加光荣,都变成了与祂同样的肖像。

 还记得我们曾谈过毛虫怎样变成色彩缤纷的蝴蝶吗?毛虫和蝴蝶前後差别之大,简直叫人惊叹不已。

 同样,在守圣时前後,我们的改变也会令天上的诸圣以及地上的天使大为惊奇。 圣方济身印五伤时,他的身体确实有了明显的变化; 可是在朝拜圣体时,我们灵魂上的改变比圣方济身上的变化来得更实在丶更巨大。 在圣体面前,随着光阴一分一秒地流逝,受到改变的不仅是手足与肋膀,而是整个人。 我们渐渐地光荣上加光荣,都变成了与主同样的肖像。

 由於这种改变,你在世上与耶稣一起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将来在天堂上都要使你的灵魂变得更光荣丶更美丽,直到永远。

 亲爱的多默,这就是圣保禄这样说的原因了: 「我们众人以揭开的脸而反映主的光荣的,渐渐地光荣上加光荣,都变成了与主同样的肖像。」(格後3:18)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10月4日 圣方济·亚西西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连接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读这封信时,请你把玫瑰念珠从口袋里拿出来,仔细看看那些珠子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圣母也会以类似的方式把本来互不相干的人连接起来,她会触发起一连串的事件,目的是使她在圣体内的圣子受到光荣。

 比如说,刚好在四年前,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去韩国首尔出席第44届国际圣体大会。 他一下机,便特意到一座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去,这使全世界成千上万的人大为鼓舞。

 那座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叫善牧堂, 教宗在那里就朝拜圣体对司铎生活的重要性,向枢机丶主教丶神父和修道人士发表了讲话。 教宗在讲话中说:以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为访问韩国的首站,是「最合适不过」的。

 那天晚上,圣体大会的执行秘书来到我们住的玛利诺会院, 跟法乐神父(Fr.Farrall)丶卢思亚神父和我会面。 他知道不论在韩国或者是在菲律宾,都有数以百计的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为此很想了解这种美妙的工作是怎样进行的。

 由於那次会面的关系,後来那位执行秘书邀请我们到罗马去,把亚洲所有朝拜明供圣体小堂的相册呈给教宗看。

 卢神父想我陪他一起去,因为事关重大,我就答应了。 由於大家由不同的地方出发,我们就约定在罗马圣伯多禄大殿内的至圣圣体小堂会合。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们便兴高采烈地在约定的地点重聚。 离开时,遇到一个名叫贝立刚(Vincent Perricone)的神学生。 在弄清楚我们来罗马的目的後,他便向我们表示:他想做神父,并有志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贝立刚现已晋铎,正在英国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在他前来马尼拉之前,曾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一位在俗的朋友,那位朋友又转告了达路加(Joseph De Luca)。 结果,达路加跟贝立刚一起升了神父。 现在达神父不但在美国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而且推行得很成功;还吸引了不少新血加入圣体传教会呢!

 多默,你现在明白我所说的「连接」是什麽意思吗? 从首尔开始,经罗马丶马尼拉到全世界各地,圣母正在制造一条「活生生的念珠」来光荣她在圣体内的圣子啊。

 如果你现在仍手持念珠,我还想多告诉你一件事。 当你在圣体前念玫瑰经的时候,你是以圣母的心来爱耶稣的。 藉着玫瑰经与圣母的圣心结合,你所守的圣时就会很完美了,因为你是以圣母完美的爱去爱耶稣的。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10月7日 玫瑰圣母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赔补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如果你有机会去看《孤星泪》这出戏剧,就去看吧。我觉得它比《西贡小姐(Miss Saigon)》还要好看,千万不要错过啊。莎露嘉(LeaSalonga)固然演得很出色,但更重要的却是: 这部雨果的经典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强而有力丶发人深省的讯息。

 剧中的尚万强(Jean Valjean)是一个失业的穷木匠。 他所犯的罪,只不过是偷了一条面包给捱饿的孩子裹腹罢了,却被判坐牢五年。 他企图越狱,又不幸被人抓住,结果要多尝十五年的铁窗风味。 那还不算悲惨;最苦的是:在坐牢期间,连他自己的孩子也忘记了他丶遗弃了他。

 这不就是圣体中的耶稣的写照麽? 为了养活天父精神上捱饿的孩子,耶稣成了自天而降的食粮,这就是祂的「罪状」。 我们不以感谢和朝拜来报恩,祂就被投进圣体柜这个牢狱中受罚了。 在这牢狱中,孩子忘记了祂丶遗弃了祂。由於害臊,我们不明供祂;由於太忙,我们又不朝拜祂。 祂本想自由自在地,以爱的君王的身份坐在圣体光的宝座上,但事实上呢,却好像那个罪犯尚万强一样被人关起来了。

 祂称自己为爱的囚犯。

 亲爱的多默,我所说的一点也不夸张。 其实这就是耶稣显现给圣女玛加利大时,亲口所说的话。 有一次圣女玛加利大在祈祷时,耶稣从圣体中显现给她说: 「看,这个心,它多麽热爱人类,但人类所还报的爱却是那麽少。」 祂指出:祂在圣体内爱人至极,可是神父以及教友都忘恩负义,对祂冷漠无情,使祂受苦,环绕衪圣心的尖刺就是这些痛苦的象徵。 祂还说:由於我们忘恩负义丶冷漠无情,现在祂所受的苦竟比祂受难时所受的还要多。

 因此耶稣向我们每个人呼吁:「我渴,非常渴望在圣体内得到你的爱。」

 圣体就是在我们中间的耶稣圣心,今天祂为我们而哭,正如祂从前为耶路撒冷而哭一样。 祂是多麽的渴望把我们每个人都聚集在一起,「有如母鸡把自己的幼雏聚集在翅膀底下。」(玛23:37) 亲爱的多默,使祂破涕为笑吧。

 在你的堂区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吧,这样,你便会把祂圣心中的尖刺化为安慰祂的花朵了。 每一个圣时,都能赔补那些忘恩负义丶冷漠无情的世人所加给祂的痛苦,真是多麽美好的一回事啊!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10月16日 圣女玛加利大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救赎

亲爱的多默神父:

 今天早上在报章上,看到一篇有关一个泰国人的报导。 那个泰国人做了很多善事,实在该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因为每个周末, 他都会从山区的家乡来到曼谷,寻找那些因被人拐骗丶绑架而卖到妓院里当娼的少女。

 那些少女虽年仅十二至十四岁,但每天晚上要接的客,却可多达十人。 那个人不忍弱女惨遭蹂躏,便长途跋涉而来,分文也不取,还冒着生命的危险把她们从火坑中救出,再把她们带回父母家人身边去。 至今经他救出来的少女,为数不少,已经不止四百了。 试想想:身为父母的,看见自己的爱女,在饱受折磨後,终於平安归来,会是多麽的喜悦! 他们对那个把爱女从火坑中救出来的恩人,又岂能不感激涕零呢?

 但是,亲爱的多默,如果你在你的堂区里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天主圣父对你的感激之情,比起那些父母对那个泰国人的感激,更不止多上千万倍呢。 这就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把戴娜·白朗真(Dina Belanger)列入真福品的原因了。

 戴娜·白朗真是一名加拿大女子,她献身敬礼圣体,常在圣体前祈祷。 在她守圣时之前,耶稣往往给她看见:在地狱旁边的悬崖上有大量灵魂,为数众多。 但守完圣时之後,她发觉那些刚才所见过的灵魂都已经重归天主的怀抱了。

 通过真福白朗真,耶稣给教会传递了一个讯息: 守圣时的价值实在很大,能把众多的灵魂从地狱的边缘带到天堂的门前。

 多默,这样想吧。今天我们庆祝圣玛定·包瑞斯(St. Martin de Porres)的瞻礼。 这位圣人既是黑人,又是私生子,常被人侮辱丶虐待,所以他很同情圣体中的耶稣,因为祂也同样地受人忽视丶被人侮慢。 他在祈祷中安慰耶稣,也接受耶稣的安慰,就这样,他心中的敌意与愤恨便逐渐化为乌有了,他逐渐变得越来越有爱心,也越来越和善。 他甚至可以每天花八小时在圣体前祈祷。

 耶稣很喜欢圣玛定·包瑞斯所作的一切,便赏给他行奇迹的能力。 他时常提着一篮子的新鲜面包,从修院走到街上,分施给穷人。 只消一篮子的面包,他就能使附近整区的贫民吃饱了。

 亲爱的多默,圣玛定·包瑞斯能以一篮子的食粮,使数以百计挨饿的人吃饱; 但是你呢,却能以一小时的祈祷,在那自天而降的食粮面前,把数以百计的人从地狱的边缘抢救出来。

 在阿拉伯的荒漠中隐居的嘉禄·富高(Charles de Foucauld),一生都不断在圣体面前祈祷,原因就在於此了。 他常念的一句经文就是:「我的天主,求祢拯救所有的人。」

 亲爱的神父,在你的堂区里成立恒久朝拜圣体的敬礼吧。 天主对你的感激,岂不会远远超过泰国的父母对那个救他们的爱女免於淫辱的人所怀的感激吗? 如果你救了那麽多的灵魂,祂一定会永远在天堂上不断向你道谢的。

 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所带来的第五个恩宠就是救赎,你能找到一个更好的理由来推行这种敬礼吗?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11月3日 圣玛定·包瑞斯修士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继承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来去美国 (Coming to America)》是我在飞机上所看过的一套电影,它使我想起今天我们所庆祝的节日。你看过这套电影没有呢?
 艾迪墨菲 (Eddie Murphy)在电影中饰演一个非洲的君王。 由於他富甲一方,个个女子都愿意嫁给他。但他对拜金的女子不感兴趣,只想娶一个真正爱他的人。
 於是他来到一个没有人知道他是君王的地方,那就是美国了。 他不再穿华丽的袍子,而改穿朴素的衣服,在麦当劳快餐店找了一份工作,又住在纽约最穷的哈林区里。 没有人看得出他原是个富翁。
 为了寻觅真爱,他成了一个卑微的穷人。 不过,虽然貌似贫贱,但是他却在教堂里结识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郎。 两人都对对方很有好感,於是开始约会,终於一起堕入爱河了。
 他向她求婚,她遂欣然允诺。之後,她才发觉他竟是一国之君,不禁大为诧异。 婚後,她不但成了皇后,还成了世上最富有的女子。
 这故事多美好啊!多默,你知道吗? 它不是向壁虚构的,而是事实,因为它就是圣体中的耶稣的爱情故事,而祂自己就是那位寻觅真爱的君王。
 在圣体圣事内,祂穿着朴素,没有华衣美服,纡尊降贵,居我人间,做那「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若6:51)。 由於祂切愿得到真爱,因此故意显得比世上任何一个人还要穷。
 圣体中的耶稣,就是那位渴望得到爱情滋润的君王,就是为救我们而牺牲,值得我们以爱还爱的君王。 如果我们恒久地朝拜明供圣体,就是向祂献上祂所渴求的尊威与光荣,明认祂是我们的君王了。
 藉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一个堂区能向基督君王献上祂理当享有的一切爱情。 怪不得今天基督普世君王节的进堂咏,就是以这句《默示录》的经文作开端的了:
 「被宰杀的羔羊堪享权能丶富裕丶智慧丶勇毅丶尊威丶光荣和赞颂!」(默 5:12)
 恒久地朝拜明供圣体,就是和耶稣谈情说爱,就是对向我们求婚的耶稣说「我愿意」。 祂一无所求,只想得到我们的爱。祂的心声就是:「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欧6:6)。 如果我们欣然答允祂的请求,祂就会让我们继承天国,使我们像《来去美国》中的那个女郎一样,惊喜莫名了!
你在耶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11月22日 基督普世君王节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在冬日盛开的玫瑰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当主席的,往往吃力而不讨好,但有时也会得到些利益的。 例如,由於我身为瓜达卢佩基金会的主席,结果就得到了一张往墨西哥的免费机票了。
 现在我就是在墨西哥那个着名的朝圣地给你写信的。那里的瓜达卢佩大殿真是宏伟啊! 在守圣时的时候,我在想:能像若望·狄雅哥 (Juan Diego)那样看见瓜达卢佩圣母显现,实在是一桩美事; 花一个小时在耶稣圣体前祈祷,也是一桩美事。但两者中究竟哪一件事更好呢?
 在十六世纪一个冬日的早上,芬芳的玫瑰竟在墨西哥的山上盛开。 在若望·狄雅哥 一件以粗布制造的衣服上,又竟然印上了瓜达卢佩圣母美丽的肖像。 肖像历数百年之久而丝毫不变,至今仍没有科学家知道它究竟是怎样出现在布上的。 在墨西哥行奇迹的瓜达卢佩圣母,就是那位「身披太阳的女人」(默12:1),而太阳就象徵她在圣体内的圣子耶稣。 他们母子二人的心,犹如一心,是一齐跳动的。
 你知道瓜达卢佩圣母对当地的主教有什麽要求吗?就是建造一座圣堂!谁住在圣堂里呢?就是她在圣体中的圣子! 原来圣母愿意把她所有的孩子都带到耶稣圣体面前。
 在我们守圣时的时候,瓜达卢佩圣母所行的奇迹,依然会继续出现。 不管我们的心如何冰冷,圣德的玫瑰仍会怒放,圣德的芬芳也会永恒不变。 随着时光一分一秒地流逝,我们在耶稣圣体的面前会不断成长,不断开花,如同当日在雪中盛开的玫瑰一样。
 每次守圣时的时候,天主都会在我们的灵魂上,印上一个新而特别,又永不磨灭的肖像。 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这里看见瓜达卢佩圣母美丽的肖像时,都会肃然起敬,叹为观止。 可是,那印在我们灵魂上的肖像,比那布上的瓜达卢佩圣母像更美呢!
 亲爱的多默,你在耶稣圣体面前守完圣时後,天上所有的天使都会凝望着那印在你灵魂上的肖像而出神呢!
 但是,正如若望·狄雅哥 必须等到抵达主教府时,才发觉自己所穿的粗布服装是无价之宝; 同样,我们也必须等到抵达天堂时,才能清楚知道守圣时的价值。 抵达主教府之後,若望·狄雅哥 打开服装前面的袋子,想给主教看他所摘的玫瑰花。 当他看见衣袋里面竟然印上了圣母的肖像时,不禁大为惊异; 当我们将来在天堂上,看到守圣时所产生的後果时,也会同样地惊叹不已。
 无怪教宗保禄六世在《信德的奥迹》通谕中说: 「圣体圣事赐与教众无可比拟的尊严。」 人们往往拼命往上爬,更换国籍,提高学历,徵名逐利……以为自己就会因此而获得尊严; 可惜,他们错了,正如一首歌的歌词所说的:人人都「在错误的地方去寻找爱」。 要获得尊严,我们必须在那至高者的面前寻找,因为祇有祂才能把我们高高举起,使我们日益接近祂。 人与圣体内的基督结合得越深,就越能享有真正的自尊。
 我把一帧仿如真人大小的瓜达卢佩圣母像,放在我的办公室里,用来提醒自己该在何处寻觅真正的尊严。
 有一位美国人名叫白礼时(Barth Bracy),最近跟友人弥额尔结伴而来,到我的办公室来探望我。 原来两年之前,有一个叫做连丹(Dan Lynch)的热心教友,按他母亲莲黛 (Linda) 女士的请求,把一幅瓜达卢佩圣母像送到他的家中。 想不到,那幅圣母像竟然深深地影响了白礼时,甚至改变了他的生命。 如今他有志成为圣体传教会的神父,正在修院里求学呢。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12月12日 瓜达卢佩圣母显现纪念日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亲密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圣诞快乐!「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照着圣母,照着圣婴……」 《平安夜 (Silent Night)》这首动人的歌曲之所以诞生,原来是因为约在一百年前,德国某个乡村小堂区的风琴坏了。
 由於没有风琴可用,因此主任司铎说:那年的圣诞夜将会是一个寂静的晚上【注1】。 於是他叫司琴的作曲,自己亲自填词,再请圣咏团在子夜弥撒时把这首赞美诗柔声地唱出来。 这就是《平安夜》这首圣诞歌的来历了。
 《平安夜》这首简单的歌曲,本来唱了一次之後就永不会再唱了。 但由於在圣诞节之後下了一场大雪,修理风琴的人要等到春天雪融时才能前来。 那人把风琴修理好後,顺便把留在风琴上《平安夜》的歌谱带回了慕尼黑。 这首歌就这样传开去了,结果竟成了代代传颂的名曲。 它优美的旋律,温馨而柔和的歌声,真不知感染了多少群众,触动了多少心灵!
 圣时不是跟《平安夜》一样吗? 我们在圣堂里的祈祷,就像当年留在圣堂里的歌谱,天主会把那个小时的祈祷,化为源源不绝的恩宠长河,惠及普世众生。 靠着天主的恩宠,因我们守了一个圣时而心灵受触动的人,会比所有被《平安夜》所触动过的人还要多呢。 每守一个圣时,天主的恩宠就会传遍普世,直到今世的终结,以至永远。
 对那些爱祂圣子的圣体的人,天父非常欣赏。 由於你尊敬祂的圣子,即那位昔日降生成人,现在藉圣体圣事而继续活在世上的基督,天父将要永远在天堂上感谢你,爱慕你。
 在耶稣诞生之日,牧人看见耶稣圣婴躺在马槽中(路2:16)。 深深渴望为人所爱的天主,竟化身成了一个非常谦逊温良的婴儿! 祂今天在圣体圣事内所流露出来的谦逊与温良,和祂在诞生之日所表现出来的,实在完全没有分别。
 天主多麽渴望与人亲密结合啊! 所以耶稣来到世上,要做个婴儿,好让我们不怕去亲近祂, 因为脆弱的婴儿是可爱的,而张开双臂求我们爱他的婴儿,更是有没法挡的吸引力。
 圣体如同圣婴一样,都是那麽温良,那麽谦逊,那麽充满爱,那麽微小,那麽脆弱。 圣体中的耶稣邀请我们说:「你们都到我跟前来……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玛 11:28, 29)
 只有那些谦逊的人才会听祂的声音。只有那些心灵像小孩子的人才会寻求祂在圣体内的圣心。 所以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跟前来,不要阻止他们! 因为天主的国正属於这样的人。」(谷 10:14)
 宗徒们曾阻止小孩子到耶稣跟前去,同样在今天,有些神父也阻止教友来到圣体面前。 他们既不赞成明供圣体,也不赞成恒久朝拜明供圣体。 这使我想起一套名叫《金童(Golden Child)》的电影。 片中的「金童」有拯救世界的能力,凡他所触摸的病人都会霍然而愈,凡他所触摸过的物件都会变得完美无缺。 於是魔鬼把「金童」囚禁在笼中,使他远离群众。 如何把「金童」救出来,就是那套电影的主线。
 大圣若瑟为了保护耶稣圣婴,要逃难到埃及去。 黑落德就勃然大怒,下仙把白冷附近一带的婴儿通通杀掉。 教宗指出:堕胎,这种摧毁人类生命的行动,其实与黑落德的屠杀没有分别。 如果有人摧毁朝拜圣体的敬礼,使信友丧失神性的生命,那麽他所作的,岂不是也跟堕胎毫无二致吗?
 教宗认真地反省过刚崇理主教(Bishop Manuel Gonzales)在西班牙西维尔举行的圣体大会上所发表的文件後, 公开要求世界上每一个堂区都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刚主教的热诚感染了沙福来主教(Bishop Felix Zafra),其後,沙主教的热诚又感染了圣体传教会。
 刚主教把圣体比作和煦的阳光丶清澈的泉水与芬芳的花儿。 如果我们不前来晒,不前来喝,不前来闻,太阳丶水泉丶花朵都不会伤心,因为它们是没有心的。
 但是,如果我们不前来朝拜圣体,耶稣却会伤心,因为祂的圣心是众心中最敏感丶最脆弱的。 圣经中的这句话,就是祂的心声:「我俯身喂养他们,但他们却不理会是我医治了他们。」(欧11:3-4)【注2】
 教宗犹如那颗在白冷上空的异星,照亮我们的心,他清楚地告诉我们: 耶稣圣体确能医治我们一切的疾病。无论教会生病,或是世界生病,祂都能医治。 世界虽然乱七八糟,但只要我们亲近圣体中的耶稣,问题便会解决。 世界之所以依旧混乱,就是因为我们不肯去接受祂的邀请,不愿和祂亲密地结合。
 今天晚上的子夜弥撒中,斯格通 (Joseph Skelton)丶蒲柏德 (Keith Poupard)丶 卫立信 (George Wilson)丶华乐谊 (Lou Verroi)唱了一曲 《亲密无间,与主偕行 (Just a Closer Walk with Thee)》。 事情原来就是那麽简单,昔日降生成人的基督,为了使我们今日仍能走到祂面前,亲密无间地与祂相偕, 於是便来到圣体内,继续和我们亲密地在一起。
 「我实在告诉你们:谁若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天主的国,决不能进去。」 耶稣遂抱起他们来,给他们覆手,祝福了他们。(谷 10:15-16)
 多默,那就是当我们举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时,耶稣想对我们所做的事了。 圣体就是厄玛奴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 祂一直怀着无比的谦逊和爱意而「俯身喂养」我们,是为了能够像刚才那段福音所记载的那样, 在今天仍然继续拥抱丶祝福丶医治祂一切的孩子。
 教会不应是一个冷冰冰丶只按规章办事的官僚组织, 相反,它该是一个温暖丶亲密而有人情味的团体,因为只有亲切友善的态度,才会使别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举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的地方,圣体中的耶稣欢迎我们说: 「我的家就是你的家了。」 朝拜明供圣体小堂的门不会紧闭,因为紧闭着的门,是过度制度化的标记,拒人於千里之外,会使人反感。
 在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总有一扇常开的门。 这表示:圣体中的基督,张开双臂,邀请丶欢迎丶拥抱每个前来的人。常开的门,和基督张开的双臂,使每个人对祂都有归属感。 那扇常开的门,也让我们看见圣体光内的基督发出神性之爱的光辉,从而使我们领悟到「圣言成了血肉」的真谛。 原来在圣体圣事内,天主圣言继 续成为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 在圣体内,犹如在躺在马槽里的圣婴身上,我们都看见「父独生者的光荣」(若1:14),充满着持久的爱。
 所以,德兰修女说:当我们注视着圣体时,就会明白耶稣现在如何爱我们。 祂这份对你持久的爱是永恒不变的。 祂这份持久的爱促使你将自己的「一切挂虑都托给祂」,因为你知道「祂必关照」。(伯前 5:7)
 要满怀信赖,把你的恐惧和焦虑完全交给祂的圣心,以换取祂赏给你的平安。 祂只想你在脑中和心中都听见这份持久的爱的声音。 每一个圣时,都该像这首歌所描述的情景一样: 「今夜普世一片寂静,现在请挨近我,细心聆听,领会我的心意。 这不是梦话,当我在你耳边低语时,我只想你听见:我永远爱你。」
 由於耶稣的爱是持久的,所以我们仍能唱:「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静享天赐安眠……」
 由於耶稣的爱是持久的,所以我们在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内祈祷时, 该像那位报告耶稣诞生於白冷的天使那般兴奋,因为白冷就是世上第一座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的所在。 亲爱的多默,做那位报告喜讯的天使吧,怀着同样兴奋的心情告诉教友: 你们的堂区快要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了。 那位曾诞生在白冷的耶稣 将要在圣堂里张开双臂,等待着你们前来。 「不要害怕!看,我给你们报告一个为全民族的大喜讯。」(路 2:10)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12月25日 圣诞节
【注1】《平安夜 (Silent Night)》这首歌的外文名字,解作「寂静的晚上」。
【注2】「医治」一词,是照作者所引用的英文本圣经翻译的,思高圣经学会的圣经中译本所用的词语不是「医治」,而是「照顾」。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安全感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在新英格兰一个寒冷的冬日,友人施明丰夫妇 (Bruce and Maureen Smith) 驾车载我到机场去。我们望着窗外的天空,不禁怀疑飞机是否能够依时起飞,因为当时乌云密布,还下着冻雨呢。
 飞机结果还是依时起飞,转眼间便升到云层之上。 极目所见,尽是一行行连绵起伏的白云,白云之上,还有金光耀眼的太阳,景色非常壮丽。
 望着眼前的景物,我不禁想起圣时来。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若8:12) 祂既是光,金光耀眼的太阳自然就代表耶稣圣体,而云层下面那阴暗寒冷的世界,就代表那些消极丶使人沮丧的思想了。 那些思想显然并非来自耶稣,而是来自祂的死对头。
 在朝拜圣体的每一刻,祂都影响着我们,把我们消极的想法变为积极的意念。 由於「天主是爱」(若一4:8),而耶稣是天主,所以耶稣圣体自然就是爱了。 爱是积极的,能使人超越,故此,耶稣圣体就犹如飞机一样, 能把我们从消极思想那个阴冷的世界,提升到爱那种积极丶温暖而光明的境域去。
 我们常常都会听见别人说:某甲或某乙「缺乏安全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缺乏安全感。 想得到安全感,就须在耶稣圣体之爱的深处找。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庆祝的圣若望宗徒给我们的启迪。 圣若望称自己为「耶稣所爱的」,耶稣在最後晚餐举行第一台感恩祭时, 他「斜依在耶稣的怀里」,「紧靠在耶稣的胸膛上」(若 13:23, 25)。
 紧靠在耶稣的胸膛上,贴近祂的圣心,这就是得到安全感的秘诀了。 可是,如果我们紧靠的不是耶稣,而是自己,当我们看见自己堕落而丑恶的人性时,便自然会「缺乏安全感」了。
 紧靠在耶稣的胸膛上,贴近祂的圣心,我们就会在祂圣体之爱的光明中看到自己。 假如我们只是单独的一滴水,当然会缺乏安全感。 但是如果把自己这滴水放进圣爵中由葡萄酒所变成的圣血里,这水便会有无限的价值了。
 一个骄傲的人,不接受基督的爱,就如同单独的一滴水,面对着自己的贫乏空虚时,当然会感到不安全。 但是若果我们谦逊,与祂的圣心合为一体,便会领悟到: 自己就是那滴放进圣血里的水,在基督内原来是有无限的价值的; 我们自己是祂所爱的,是祂流尽了宝血所赎回来的。这样我们便会感到安全万分了。
 耶稣并非偏爱若望,不过,若望比其他门徒更开放自己去接受耶稣的爱,所以他觉得自己是「耶稣所爱的」。 他知道耶稣爱他,他打开自己的心门去接纳祂的爱,也重视祂的爱。 这些都是教宗在《人类救主》通谕里叫我们去做的事。
 教宗说:为了使我们的爱得以圆满,大家不但要各自爱圣体中的耶稣,而且还要在弥撒中与众人一起爱耶稣。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继续这样说: 「教会丶天主之子民,应该持久而不断在感恩圣事生活和热诚中迈进,在此圣事的气氛中发展灵修。」
 正如一个人在晒太阳时,不可能不接受日光; 同样一个人来到耶稣圣体面前,也不可能不接受祂神性的光,不可能不在祂爱的光明中发展灵修,日进於德。 守圣时就是紧紧靠在耶稣的胸膛上,贴近祂的圣心,听祂对我们每个人说:「你是我所爱的」。
 因此,每个天主教徒都应向每个福音派丶基要派的基督教徒说:「我跟我的救主耶稣,有私人的情谊!」
 有人会问:你怎能跟一个不存在的人发展私人关系呢?但耶稣并非不存在,祂实在亲临於圣体圣事内啊。 祂说:「谁若事奉我,就当跟随我;如此,我在那里,我的仆人也要在那里。」(若 12:26)
 除了圣若望宗徒之外,古往今来,还有许多以若望为名的伟大仆人,都照着耶稣所说的那句话而生活; 既然耶稣在圣体中,他们便来到圣体面前来跟随祂。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他的《灵心日记》里,屡次提到勤拜圣体是他的志向。 他在圣体里找到了安全感,结果成了一个心性快乐丶为世人所爱戴的教宗。
 教宗若望保禄一世也在圣体里得到了安全感。 他认为:与其接受世人的鼓掌与赞美,倒不如在圣体前祈祷。有人问他为什麽老是笑吟吟的,他答道: 「因为圣体中的耶稣很爱我。」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天天都守两次圣时,据一位亲近的枢机说,他每天至少朝拜圣体二十次。
 爱尔兰克洛因(Cloyne)教区的若望·孟智主教(Bishop John Magee), 是有史以来唯一做过三任教宗私人秘书的人。 这位圣德卓着的主教热心推行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结果在他教区内大部份的堂区里, 都设立了恒久朝拜圣体的小堂了,而圣召在过去的三年内,也增加了三倍之多。 他的兄弟卡浩·孟智(Cahil Magee)也在爱尔兰各地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 现在全国设有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的堂区,已超过一百个了。
 圣若望·纽曼(St. John Neumann)主教建议费城的神父推行四十小时明供圣体的敬礼。 由於当地有很多「一无所知党」(Know-Nothing)的党徒到处横行, 专门恐吓那些来自欧洲的新移民,很多神父都认为在夜间朝拜圣体实在过於危险,因而否决了他的主张。
一周之後,主教府发生火灾,除了地板上的两张纸之外,整个办事处所有的物品都化为灰烬。
 若望·纽曼主教凝视着那两张纸,不禁大为惊愕。 原来那两张纸,就是推行四十小时明供圣体敬礼的计划书。 就在那时,耶稣对他说:「如果我能从猛火中救出两张一文不值的纸,我当然更能保护那些来到圣体面前朝拜我的子民了。」 果然,四十小时明供圣体敬礼一开始推行,「一无所知党」就散夥了。
 若望·兰道神父(Fr. John Randell)在圣体前守圣时的时候,也收到类似的讯息。 他打开圣经阅读哈盖和匝加利亚先知书的时候,主对他说: 「当你为我圣所的光荣而满怀热忱时,我会使人民来往的街道变得安全。」 若望·兰道神父把「满怀热忱」解作「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他的圣堂位於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 Rhode Island)市中心附近一个罪恶猖獗的社区,由於治安恶劣,居民都纷纷迁出。 当他收到这个讯息时,主教正考虑把那座圣堂关闭。不过,今日那座圣堂已成为一个生气勃勃的堂区了。 由於恒久朝拜圣体敬礼,治安大为改善,邻近圣堂的地区已变得安全了。
 若望·兰道神父的见证,激励了卢塞纳(Lucena)的蒲辅恭主教(Bishop Profugo)去做同样的事。 他後来作证说:恒久朝拜圣体敬礼,拯救了他的教区,使他们免受共党的威胁。
 若望·麦肯时 (John Mackenzie) 每天早上一醒来便感谢耶稣,因为圣体中的耶稣特别爱他,并召叫他到马尼拉求学,加入圣体传教会。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3年12月27日 圣若望宗徒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面对着伟大的主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我是多麽喜爱圣多玛斯˙阿奎纳这位圣人啊!他不但圣德超凡,体型也相当可观。 换句话说,他是个大胖子。有人说我是菲律宾的圣诞老人,我不清楚我哪方面像圣诞老人,不知道是笑容,笑声还是体重。 不管怎样,如果我是菲律宾的圣诞老人,那麽圣多玛斯便是意大利的圣诞老人了。
 历史学家说: 为了让圣多玛斯坐得舒服,工人必须把餐桌的一部份锯掉,因为他实在太胖了,坐着吃饭的时候,餐桌和椅子间的狭窄空间根本容不下他。 无论如何,他该是节食减肥者的主保圣人吧。
有人问:如果圣多玛斯今天回来参观我们的修院,他会说些什麽话呢? 他是教会史上最伟大的学者,多个世纪以来,在各地的修院,人人都把他的神哲学理论奉为圭臬; 可是,今天却连他的名字也没有人提起了。
 如果他回来,相信他不会介意自己已被人遗忘。很久以前,圣多玛斯自己就曾说过这样的话了。 他在去世前说:在圣体前守一次圣时的收获,多过他一生从书本里所得到的。 换句话说:他在守圣时的那个小时内所学到的,比他毕生所听过丶读过的一切还要多。 在圣体前,他对耶稣的爱的体验,多於他一生在书内所写的。 跟朝拜圣体这种饶有意义的活动相比,他毕生的言论和着作,都显得像稻草般,毫无意义可言了。
 读神学,是听别人讲论天主;在圣体前祈祷,是听天主亲自向我们说话。 前者是对爱的学术研究;後者却是对爱我的天主的一份温馨体验。 前者好像是阅读一本介绍某个人的书,而後者却是听那个人亲口介绍自己。
 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有一所由巴西略会神父所主办,开设圣多玛斯的神哲学课程的大学,名叫圣多玛斯大学。 在德州也有一个着名的球员,是高尔夫球界的传奇人物,在三十丶四十以至五十年代,显赫一时, 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历来最杰出的高尔夫球运动员,他的名字叫贺根(Ben Hogan)。
 一天晚上,贺根完成比赛後,他所驾的汽车跟另一辆车子迎头相撞。 在这场严重的车祸中,他几乎丧生,医生们都说他以後再也不能走路了; 可是,全凭决心,他竟然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後来还赢了四次美国公开赛,以及其他三项重要的比赛。
 我有一个在德州长大的朋友,他从五十年代还是个十多岁的孩子时开始,一直都打高尔夫球。 贺根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凡是有关贺根的书,无论是有关他生平的,有关他那个时代的,或者是他教人打球的,这位朋友都买来看。
 有一天,我这位朋友出外公干,来到德州的沃斯堡(Fort Worth)。 当他应邀在「英属时代乡村俱乐部」里吃午饭时,终於能够亲身和贺根会面!
 当时是1991年6月,距离我这位朋友初次听人提及贺根时,几乎已有四十年之久了。 他实在想也想不到,竟然能在此时此地,跟这位久仰的大师同席而坐,并亲耳听他发言! 面对着这位伟人,他不禁肃然起敬。
 事後,我这位朋友急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 不管对方是好友还是陌生人,他都极其兴奋地说:他遇见了贺根,并和他面对面谈了四十分钟。
 我们既有机会跟圣体中的耶稣会晤,难道就不该像我这位朋友那样兴奋吗? 多默,想想吧,那不就是天使圣师圣多玛斯所说的情形吗? 我这位朋友看过丶听过有关贺根的一切,可是,那一切都比不上跟贺根相聚的片刻!
 在圣体前所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面对着伟大的主,难道不该同样地肃然起敬吗? 祂是导师,也是师傅,还是整个宇宙的创造者啊。
 圣多玛斯曾在他的神学着作里,解释为什麽我们对圣体的敬意会日益减少,为什麽我们会对耶稣在圣体里的临在不予重视。 原来领圣体和朝拜圣体是两件不可分割的事,除非我们朝拜我们所领受的,不然我们便会对我们所领的无动於衷。
 换言之,圣体是天主子耶稣,而不是一件物品。 除非我们愿意花时间跟圣体中的耶稣培养私人的情谊, 否则,对圣体中这位可爱的耶稣,我们便会视而不见,也不会觉得圣体圣事有什麽特别的价值了。
 圣多玛斯常怀着敬意,用多个小时朝拜圣体。 由於他爱圣体,别人称他为天使圣师。他对耶稣圣体的爱,使他写出《皇皇圣体》等圣体降福时所唱的歌曲。
 这些歌曲都有同一的主题,就是:藉着信德的光照,我们能超越感官的限制,知道天主真的临在於圣体圣事内。
我以前念神哲学的地方,也以圣多玛斯命名,因此圣多玛斯也是我的主保圣人之一。
 亲爱的多默,让我们祈祷吧,好使每一位神父都会像圣多玛斯那样热爱圣体。 如果每一位神父对圣体中的耶稣,都会像我这个德州的朋友亲身与贺根会晤时那样兴高采烈,而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宣告: 「耶稣真的就在这里!」,那麽,全世界的人都会皈依天主教了。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1月28日 圣多玛斯·阿奎纳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圣体的神视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谢谢你为年轻人所作的一切, 请代我向献身服务青年的「圣母使徒会」(Alagad ni Maria)的全体成员,表达我的谢意。
 教宗明年就要到访菲律宾了,他的来临,肯定会对你们所推行的事工,大有裨益。 当他访问韩国时,他对青年说,他们会在圣体内找出自己的身份。
 圣体宛如一面镜子,望着圣体,我们就会领会到基督对我们永无止息的爱,知道自己原来就是个为天主所锺爱的人。 为此,青年慈父圣若望·鲍思高尽力把年轻人带到耶稣圣体面前。 他教导学生道明·沙维豪热爱圣体;结果道明·沙维豪像他一样,也成了圣人。
青年要知道:耶稣是最容易相处的,祂肯定是全世界最容易取悦的人。
 伟大的单主教 (Bishop Sheen) 曾经历过一段神枯的时期。那时他觉得很难祈祷,守圣时的时候,坐在小堂里对着圣体,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单主教很灰心丧气,因为他认为耶稣并不喜欢他这种守圣时的方式。
 之後,主教想起他的小狗,小狗也同样不会说话。 主教坐在安乐椅上看报的时候,小狗便坐在他身旁的地板上陪伴着他。 但是,光是小狗陪伴着他,已经使他心满意足,不胜快慰了。
 主教想到这里时,天主使他豁然醒悟: 只要自己坐在圣体中的耶稣面前,陪伴着祂,即使像小狗一样,一言不发,耶稣也同样会心满意足,不胜快慰的。
 多默,我喜爱这个故事,因为你知道啦,我也有一条狗。 它同样使我不胜快慰,所以我称它为「朋友」。 还有,当我在圣弥额尔堂做主任司铎时,类似的事也发生在我的一位铎友身上。
 有一天,那位神父在我们的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里守圣时。 当天天气炎热不堪,他闷倦难耐,完全没法祈祷。光是留在小圣堂内,已是一件苦差了。 他在想:这样守圣时,究竟有什麽价值呢? 那时,一只小白猫刚巧走了进来,原来当天天气炎热,有人把小堂的门打开了。
 那位神父一见小猫,就感到厌恶。 他看着小猫从小堂的後面一步一步地走过来,来到他坐着的那张长椅的後面,停下来, 望着他,然後把他的鞋当作枕头,枕在上面睡着了。
 那位神父想不到那只小猫竟然特意枕在他的鞋上,顿时惊喜交集。 那时他听到一个宛如洪钟那样响亮的讯息: 虽然他厌恶猫,但有一只猫决意陪伴他,他也会感到高兴。 既然耶稣深深地爱着我们,如果我们决心陪伴祂,祂岂不会更高兴吗?
 像单主教一样,那位神父以後觉得自己不能祈祷时,就不再沮丧了。 坐在圣体面前这个行动本身,就是一篇充满信德的祷词,表明自己真的相信耶稣在圣体内。 这个行动也是一篇充满爱德的祷词,因为一个人所决意陪伴的,一定是他想陪伴并真心爱着的人。
 对於耶稣来说,你是世上最重要的人物,因此,祂为了爱你,日夜都留在圣体内。 亲爱的多默,祂对你的要求并不多,只不过想你每天都抽一个小时来陪伴祂而已。
 单主教每一次主持退省时所讲的每一篇道理,都有一个共通的主题,就是劝人每天守圣时。 他在逝世之前,曾接受电视台访问。主持人问他,究竟是谁感召并影响了他? 是教宗?枢机?主教?神父?还是修女呢?
 单主教答道,都不是。原来感召他每天守圣时的是个女孩。 当共党开始统治中国时,他们来到一座圣堂,把神父软禁在神父宿舍内,接着走进圣堂里, 撬开圣体柜,还把圣体扔在地上,然後就走了。
 当时有个女孩子正在跪着祈祷,由於她身裁矮小,所以没给他们发现。 那天晚上,她返回来,蹑手蹑脚地避开守卫,偷偷地走进那阴冷的圣堂里。
 她先跪着祈祷一个小时,然後进入圣所去领圣体。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教友只可口领圣体,而且每天最多只能领一次。
 因此那个小女孩每天晚上都来,直到所有的圣体都领完为止。 领圣体时,她要俯伏在地上,用舌头来领。 主任司铎望向窗外,在月色之下,把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
 主任司铎知道圣体盒内面饼的确切数目,因为是他在祝圣前亲自数过的。 在第三十六天的晚上,小女孩领了最後的一个圣体,但不幸在离去的时候被守卫发现了。 结果他们抓住她,把她活活打死了。
 後来那位主任司铎终於有机会离开中国,把那件事告诉别人,单主教听了之後,就向天主许诺: 他以後天天都要在圣体面前守圣时。 结果他遵守这承诺,终生不渝。 在他以八十二岁的高龄辞世的时候,他已经感召了无数的主教丶神父去做同样的事; 但是很少人知道:感召他这样做的,原来是个女孩。
 多默,我告诉你这件事,因为追求理想,是内心像你这样年轻的人的优秀品质。 你已把你的铎职奉献给青年,致力引导他们皈依基督,这实在是件美事。 我只想把你的理想略为扩充:不仅要引导青年皈依基督,还要引导他们皈依圣体中的基督。
 这就是费福隆(Frank Feain)那个称为「自由之圣神」(Holy Spirit of Freedom)的团体, 在澳洲推行得很成功的事了。 在那里,现在也有一个英国青年为着同一的目标而努力。 他们所做的事,都是教宗所渴想的。
 这也是圣若望·鲍思高在他的奇梦中所见到的神视。海中有一艘象徵教会的船,快要下沉。 四周的敌人围攻它,企图把它歼灭。 教宗掌着舵,把那条船驶到屹立在海上的两根石柱中间。 圣母在其中一根石柱上,而耶稣圣体则在另一根石柱上。
 代表教会的船得胜後,驶进一个景色美丽得难以形容的港口里。 圣鲍思高以为那里便是天堂,但圣母告诉他,那个地方仍是世间,不过由於她的圣子, 圣体中的耶稣在那里为王统治,整个地方都更新了,都改观了。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1月31日 圣若望·鲍思高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给一个特爱的人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今天守圣时的时候,我见到在祭台上竟然有一盒巧克力,这事有点不寻常。 我想,一定是有人把它放在那里,之後又忘记把它带走吧。 不过,我看看盒上的卡片,却发现上面写着以下的字句: 「耶稣:这是宁娜(Ninay)给您的,因为在一切的爱中,您的爱是最甜蜜的。」

 宁娜是我们的好友。 有一次,她在朝拜圣体时,沉酣於耶稣的爱中,不愿离开;但一小时之後,丈夫便会来到小堂接她走了。 她很渴望能继续朝拜圣体,於是便向天主热切地恳求。 结果,她丈夫的车子竟发动不起来,等到车子修理好的时候,她已在主耶稣面前多祈祷了六个小时了。 由此可知:如果一个人为了使自己能更爱耶稣圣体而恳求天父,天父一定不会拒绝的。

 爱是甜蜜的,因为它令人感到自己与众不同。 真的,爱之所以是爱,就是因为它能使被爱者觉得自己特别重要。 在宁娜的心所能体验到的爱中,耶稣圣体的爱是最伟大丶最甜蜜的,原因就在於此。

 耶稣的爱使你成为世上最独特,最重要的人物。 天主有许多不同的特质,而每个人都有天主其中一种特质,这种特质是你所独有的,以前的古人没有,後世的人也不会再有。 在我们身上,天主看到祂自己。换言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天主看到我们所独有的,与众不同的特质。 假如真的有此需要,祂为全人类所做的,也会单独为你一个人而做;只是为了拯救你,祂也会把整个的救赎工程从头再做一次。

 对於天主来说,你真是祂所特爱的。不过,除非你认识圣体中的耶稣,否则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一点。 圣体是天主送给我们的情人卡,祂藉此向我们表达:我们在祂眼中确是祂所特爱的。 要知道:天主给我们的,不是糖果,也不是一张用纸造的情人卡,而是祂的独生子啊。

 「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丧亡,反而获得永生, 因为天主没有派遣子到世界上来审判世界,而是为叫世界藉着祂而获救。」(若3:16-17) 是的,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藉着圣体圣事,祂继续把自己的独生子赐给我们, 而祂的独生子说,父爱了我们,如祂爱了子一样。(若 17:23) 换句话说,在天主圣父的心目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如同耶稣一样,是祂所特爱的。这是多麽甜蜜的爱啊!

 所以,基督圣体圣血节的弥撒是用以下的进堂咏开始的: 「上主要以精选的麪麦养育选民,用石缝中的野蜜饱饫他们。」(咏81:17) 「石」中的蜂蜜,是圣体内的耶稣圣心所流露出来的爱,这种神性的爱是甜蜜的, 但只有破碎的心灵能品尝这种甜蜜,只有谦逊的心灵能认识它,只有孩子的心灵能爱它。

 这就是天主容许我们在世受苦的原因了。痛苦犹如良药,能医治我们骄傲的疾病。 只有在心灵被捣碎,被压伤,受了挫败,受了屈辱之後,或被痛苦所煎熬时,我们才能完全体验到祂爱的甜蜜。 原来在众人中,祂就是个心灵最破碎的人。

 耶稣死在十字架上後,有一个兵士用枪剌透了祂的肋膀,为的是让祂甜蜜的爱从祂破碎的心里流出来,滋润那些亲近祂圣体的人。 因此每次举行圣体降福前,神父和教友都会有以下的对答:「主,你赐给我们天国的食粮。」「它给我们带来了甜蜜。」【注】

 这情形就像我在墨西哥所见过的一种游戏。 玩那种名叫「必要打」(piñata)游戏时,被蒙住眼睛的小孩子们,不断去打一个满载糖果的纸制玩具。 等到那个玩具裂开,里面那些甜如蜂蜜的糖果都掉出来的时候,小孩子们便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圣体内耶稣破碎的心,是世上心灵破碎的人的避难所。祂甜蜜的爱,是那些在苦海中浮沉的人的慰藉。

 因为「上主亲近心灵破碎的人,他必救助精神痛苦的人。」(咏 34:19)

 也许这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比那些富裕地区的人更热衷於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的原因了。 耶稣会士桂良乐神父(Fr. Lorenzo Guerrero)曾做过一个这样的梦: 他从太空俯视菲律宾,所见的夜景非常壮丽,岛上有许多细小的心, 每个心的中央都有小灯,小灯形成一片灯海,把整个菲律宾都照亮了。 原来那些明亮的灯光,是从那些为数甚多的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里所散发出来的恩宠。

 1986年,正好在人民力量革命发生之前,卢思亚神父来到菲律宾, 狄浩文(Howard Dee)带他到骆瑟斯大道(Roxas Blvd)的若瑟芬海鲜酒家(Josephine’s Seafood Restaurant)去吃饭。 狄浩宏是辛海绵枢机的好友之一,他热爱圣体,对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很感兴趣; 卢神父之所以能应邀到菲律宾来,狄浩文实在功不可没。 当天在酒楼的门厅里,挂着情人节的装饰,有一千盏小电灯在一千个心上发光。 卢神父说,圣母就想在菲律宾有那麽多的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 由於圣母和她圣子耶稣的圣心都特爱菲律宾,所以她想有一千座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柯德隆(Fr. Roger Cortez)神父现正努力不懈地工作。

 有一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世界现在需要爱,需要甜蜜的爱。」 有一位教宗也说过:圣体「是我们每一座圣堂活生生的心脏。」(教宗保禄六世《天主子民的信经》) 当我想到今日的教会和世界时,我就觉得我们在灵性方面,正有着电力不足的问题,实施着灯火管制,结果导致夜间一片黑暗。 这情况就如同圣经所说的一样:「光明来到了世界,世人却爱黑暗甚於光明。」(若 3:19)

 圣体,是天主送给我们的情人卡,是甜蜜的爱的源头。 我们一定要回到那个源头,接受圣体所发出来的真光,从而看见自己是个天主所特爱的人。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粪土时,他也会把别人当作粪土看待。 但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是天主所特爱的,他就会把别人当作天主所特爱的人看待。 我们越能在圣体的爱的光明中看见自己的可爱之处,就越能彼此以爱相待。

 圣体是耶稣赐给一个特爱的人的礼物,而这个人就是你! 《如此罕有》这首歌的歌词一开头就指出,你对於祂来说,是多麽独特,多麽可爱,多麽重要。 耶稣对你的爱,深於一切自创世以来,在世上所曾有过的爱。 祂在圣体内的临在,向你传递这个讯息:「让我称你为心上人,因为我爱你。 愿我听见你低声告诉我,你也爱我。」 谈到圣体圣事时,这首歌这样说:「与天主相爱,是最美妙的浪漫事迹。 追寻祂,是最奇妙的探险活动。找到祂,是人生最伟大的成就。」

 今天早上,副总统劳雷尔(Salvador Laurel)来到康乃馨街(Carnation St.), 出席一座朝拜明供圣体小堂的开幕典礼。 劳雷尔是1986年人民力量革命的英雄,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他对圣体传教会的会士说,我们还需要一场革命,还需要一场把普世人类带到圣体面前的革命。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2月14日 情人节

【注】英语经文中的「甜蜜」,在中文的经文里却是「喜乐」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怜悯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祝你圣博德瞻礼快乐!圣博德是爱尔兰的主保,而爱尔兰是个最值得称道的国家,因为她那些伟大的传教士把福音传遍了普世。 虽然它是个面积细小的国家,但却致力福传,对教会贡献良多。
 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就是间接由一位爱尔兰人——卢思亚神父——引进菲律宾的。 九年前,有人邀请辛海绵枢机在非洲肯雅国际圣体大会期间,举行一台纪念宽恩黛(Edell Quinn)女士的弥撒,并在弥撒中讲道。 宽恩黛女士是位伟大的教友传教士,曾在非洲各地组织圣母军,纪念她的那台弥撒就在她的墓前举行。 有一群参加圣体大会的女士希望卢思亚神父也来参加。 卢神父本来不想去,因为他刚在烈日下参加了教宗所主持的一台长达三小时的弥撒,很想小睡片刻; 但是那些女士却坚持己见,硬拉着他走。 由於卢神父知道宽恩黛爱圣体,结果还是跟着她们走了一段漫长的路,来到她的墓前。
 不过那时候,他实在太疲倦了,所以很想摆脱那群女士,返回酒店小睡。 他打算穿上祭衣,走向祭台,然後以其他神父为掩护,趁她们看不见的时候,马上折返酒店。
 想不到,辛枢机一开始说话,卢神父就给他的讲道打动了,於是决定留下来。 弥撒後,卢神父遇见辛枢机,辛枢机就邀请他到菲律宾去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结果,在今天的菲律宾,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已经不止五百座了。
 辛枢机的讲道是这样开始的,他说: 他小时候,在临睡之前,母亲总会走进他的睡房里亲亲他,向他道晚安,然後弯着身子在他的耳边小声说: 「海绵,在孩子中我最爱你。」 他的母亲共有十一个孩子,他只是其中一个罢了;但她天天晚上都对他说:「我最爱你」。 有一天晚上,他终於开口发问:「妈妈,为什麽你最爱我呢?」 她答道:「因为你在我的孩子中,是最丑的一个。」
 辛枢机母亲的答案,是难以理解的, 不过却能使我们知道,圣体中的耶稣对我们那份富於怜悯的爱,原来就像她对辛枢机的爱那样。 一位曾在非洲工作的爱尔兰传教士,也跟耶稣一样,有一副怜悯人的心肠。 他是一所男监狱的特派司铎,不过修会的长上却要把他由非洲调返爱尔兰服务。 在返国之前,我陪他一起最後一次去探访囚犯,去探访那些常人眼中的社会渣滓。
 探完监後,我们上了车子,准备返回圣堂。 他把钥匙插进点火开关後,竟然伏在方向盘上哭泣起来,因为他知道以後再也没有机会见到那些囚犯了。
 那位爱尔兰传教士就是耶稣的写照了,由於祂不舍得离开我们, 所以就建立了圣体圣事,好能天天同我们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 我们越是丑陋,越是可怜,祂对我们就越温柔,就越富於怜悯。 我们越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只要我们谦抑自下走到祂的圣体面前,我们给祂的喜乐就越多。 祂是那位受伤的医生;祂来,不是为 医治健康的人,而是为医治有病的人。
 加州有个病弱的小婴孩,名叫加大利纳。 她竟推动了她的父母,凌善德夫妇(Ed and Sybella Alexander), 去邀请卢神父到他们的堂区去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原来在她出生後,父母二人日夜都陪伴在侧,不敢离开,因为她是一名早产儿,非常瘦弱,医生说她危在旦夕,很难活得长久。
 加大利纳那麽瘦小,那麽病弱,那麽无助,凌善德夫妇看见她,内心就不禁隐隐作痛。 他们想,圣体中的耶稣看见我们每个人,一定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如果他们自己看见加大利纳,心中就会充满着不可言喻的怜悯,那麽,当圣体中的耶稣看见我们的软弱和罪垢时,岂不会更怜悯我们吗?
 藉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耶稣直接把祂的爱和恩宠施予我们,医治我们的创伤。 文诺蒙席(Msgr. Peter Memnaugh)是凌善德夫妇所属的米逊山(Mission Hills)圣文生堂的主任司铎, 他邀请了卢思亚神父到爱尔兰去。 藉着耶稣爱德会神父(Jesu Caritas priests)的默默耕耘, 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就从朗福德(Longford)的圣米尔(St. Mel)主教座堂开始,无声无息地传遍了爱尔兰。 涂牧灵主教(Bishop Leopold Tumulok)就是一位耶稣爱德会的会士, 他一直都非常支持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很鼓励信众参与。
 卢思亚神父说,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得以在美国顺利推行,全赖爱尔兰神父的推动。 现在美国已有一百多位爱尔兰神父在他们各自的堂区里成立了这个敬礼了。
 爱尔兰人有忠於教会,宁死不屈的传统。他们有坚固的信德,热爱圣体,虔敬圣母。 在教难的时期,英国人禁止他们举行感恩祭,谁抗命,谁就会被杀; 但是他们宁可冒着生命的危险,也要在树林里秘密举行弥撒。 由於他们热爱圣体,所以信德非常坚固。
 怪不得圣母拣选在爱尔兰来传递一个与圣体最有关系的讯息了。 她完全缄默,一言不发。在末世的时代,在圣母与圣体的时代,她跟祭台上的羔羊一起显现。 她就是诺克圣母(Our Lady of Knock)。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3月17日 圣博德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客栈的房间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今天是大圣若瑟瞻礼。圣经的作者对他的事迹着墨不多。 在救恩史上,他除了是个正义而忠信的仆人之外,也是个沉默寡言的人物。

 大圣若瑟使我想起今日教会里大多数的神父 他们也正义而忠信,完全献身於天主,竭力为教会服务。 但是,由於他们尽忠职守,默默耕耘,所以不为世人所认识。 由於他们专心从事牧民工作,忙於照顾堂区教友,默默无闻,所以从来没有人提及他们对天主和对教会的贡献。 像大圣若瑟一样,他们都毕生尽忠,为天主的光荣而默默工作。

 多默,以大圣若瑟为模范吧,无论在灵修生活方面,或是在宗徒工作方面,他都十分成熟。 我之所以说他成熟,是因为他常以基督的利益为重;换句话说,他事事都不求己益,事事都先为基督着想。

 大圣若瑟热爱耶稣和圣母,非常关心他们的需要,丝毫没有自私自利的心。 理论上,每个神父都该像他那样;不过,事实上,却不是人人都一定能够做得到。

 比如说,我邀请过很多神父考虑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不少人都这样回答我:不是不想推行,可是实在找不到一个适合做祈祷室的地方。

 难道大圣若瑟没有到处寻找,直至找到一个让耶稣诞生的地方麽? 虽然「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路2:7),但他仍不断寻找,直至找到一个地方为止。 那个他找到的地方,就成了第一座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不但他和圣母,就连在附近野外露宿的牧人也到那里来朝拜耶稣呢。

 如果一位神父真的以基督的利益为重,即使没有其他合适的地方让信友日以继夜地朝拜圣体, 他也不会介意让出自己的卧室来做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的。

 我就认识一位这样的神父,他曾来过马尼拉参加莫敬彬神父(Fr. Brian Morgan)的晋铎典礼, 他名叫鄂汉神父(Fr.Brian Ahern),是西澳大利亚杰拉尔顿(Geraldton)圣哲朗(St.Gerard)天主堂的主任司铎。 他想在自己的堂区里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但是到处都找不到一个适合做祈祷小堂的地方。

 鄂神父所作的正如大圣若瑟所作的一样,他把自己的卧室给了耶稣。 他的卧室有一个独立的进口,教友出入时毋须经过神父宿舍其他的部份, 不致侵犯神父的私隐,用来做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确是非常合适。 此外,这卧室有暖气的装置,冬季天气寒冷时可以保暖;它细小的空间还可令人在静默朝拜圣体时,感到跟耶稣非常亲近。

 鄂神父让出了自己的房间,在神父宿舍里另找一个他方做自己的卧室。 主耶稣曾说过:「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14:2) 由於鄂神父在地上把自己的卧室给了耶稣,让教友日以继夜地朝拜祂, 将来在天堂上,耶稣必然会把一个非常美好的住处赏赐给他。

 不用等到将来在天堂上,就是在现在,鄂神父已经得到了百倍的赏报了。 鄂神父的朝拜圣体小堂激发了莫敬彬做神父以及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的愿望。 如今,莫敬彬自己已经升了神父,不仅如此,他的圣德和热爱圣体的表样,还在六个青年心中燃起了做神父的渴望。 这六人中有五人正在本市马尼拉坦当梭拉(Tandang Sora)的圣文生修院求学。 有一天他们将会成为圣体传教会的神父,致力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那五人就是:矛博德(Patrick Barry)丶 韩利时(Douglas Harris)丶 车文生(Vincent Cherry)丶 布乐民(Athol Bloomer)丶贺怀德 (Adam Hayward)。

 堪以告慰的是:菲律宾很多神父都在客栈里为圣体中的主耶稣找到了一个房间。 他们将来也会在天堂上享有一个非常美好的住处。 他们在自己的堂区里找到了一个地方来做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 使耶稣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得到人们的爱和尊崇,也让教友随时都可以前来亲近祂。 亲爱的多默,我多麽希望你也会像那些神父一样,效法大圣若瑟的芳表,在客栈里为圣体中的主耶稣找一个房间啊。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3月19日 大圣若瑟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隐秘的宝藏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今天晚上,来自澳洲杰拉尔顿的鄂汉神父和我们一起举行圣周四的黄昏感恩祭。 他不远千里而来,为的就是想在马尼拉体验一下这里的圣周礼仪。 当大家共进晚餐时,他告诉我们一件发生在他堂区里的事,教友方爱莲(Eileen Forth)就是这件事的主角。 除了方爱莲之外,劳诗雅(Ann Lucia)和蓝南诗(Nancy Laneri)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方爱莲离开了天主教会,加入了基督教的循道宗。 她认为:由於天主教徒对信仰缺乏热忱,所以天主不在天主教会内。
 不过,方爱莲始终是个念旧的人,有一天,她特地返回圣堂,为的是向鄂神父道谢, 因为当她还是个天主教徒时,鄂神父对她委实不错。 可是,当时鄂神父正忙於准备举行圣周四的黄昏感恩祭,没有空接见她,她就想:不如留下来等等吧。
 弥撒完了,接着又有圣体游行。 那时方爱莲坐在圣堂的後面,当游行的队伍来到她面前的时候,鄂神父手持圣体光,向她降福。 就在那一刻,她感到一股爱的洪流,像潮水似的涌过来,它的力量比一切都来得强大,但却又像微风那样温柔。
 然後,她听见有声音对她说:「爱莲,我在我的教会里,我真的临在於圣体圣事内。 但人们不认识我,不爱我,抛弃我,剩下我孤零零一个人。 请你藉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帮我更新我的教会吧。」
 其实这讯息并不新鲜,刚好在十五年前的圣周四,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他的首个通谕《主的筵席》里,已说过类似的话了。 他说:「教会和世界都很需要朝拜圣体。」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称朝拜圣体为「真正的更新」,并且认为召开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的「目的」,正是为了推行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教宗保禄六世在《信德的奥迹》通谕里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他之所以在1965年写了那篇杰作,是因为他有不少牧职上的「关怀」和「忧虑」。 他说:「本次大公会议(即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对圣体的敬礼激发了一个充满教会的新希望, 这个灿烂的希望不应因已经散播的谬论之恶种而枯萎丶而化为乌有。」
 後来事态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 教宗保禄六世确有先见之明,他在《信德的奥迹》里所担心的事後来真的不幸地被言中了。 在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之後,对圣体的敬礼已几乎在教会内绝迹了。
 换句话说,面对着耶稣「你不能醒寤一个时辰吗?」(谷 14:37)的呼吁,宗徒们又一再睡着了。 单主教(Bishop Sheen)说:耶稣从来没有如此明确地请求宗徒去做一件事。 但当时的宗徒没有听从祂的话,今天也有许多人把祂的请求当作耳边风。
 亲爱的多默,这就是我不想你昏昏入睡的原因了。 保持清醒丶警觉吧,别糊里糊涂了! 要像鄂神父昨天所遇见的那个名叫黑思诺(Norman Haynes)的美国人一样。 黑思诺对鄂神父说:十多年以来,他一直都在菲律实寻找隐秘的宝藏。 假如他真的找到那些据说是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埋藏的金子,他会送给政府,用来偿还外债,使菲律宾摆脱贫困。
 黑思诺这番话,使大家都笑了起来。 那时我猛然醒悟到:要脱贫的,岂独菲律宾一国? 我们的教会在普世各地不是常要面对分裂丶士气不振丶教友数目减少丶缺乏圣召的难题吗? 难道我们不是在灵性方面越来越贫穷吗?
 幸好,我们毋须要像黑思诺那样,到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圣体就是我们隐秘的宝藏了! 这宝藏现在被埋藏在圣体柜里,受人忽视,被人遗忘。 当我们恒久地朝拜圣体,明供这爱的宝藏时,我们就会充满天主的祝福与恩宠,富足起来了。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3月31日 圣周四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爱的君王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当别人赞美辛海绵枢机的丰功伟迹时,他总是风趣地用以下这个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故事来回应。
 「耶稣骑在一头驴子上进城。当然啦,群众都唱起歌来,而妇女就把头巾铺在祂将要走过的路上,奉天主的名去欢迎祂。 那头驴子想:『人人都向我热烈鼓掌,人人都赞美我,我真了不起!』 只有它懵然不知:其实人人所欢迎的,是骑在它背上的耶稣。」
 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後,我们都会发笑,因为在我们的经验中,人性就是如此。 那些不愿在自己的堂区里成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敬礼的人,往往使我想起故事中的驴子,他们一定以为别人所赞美的是他们自己了。
 也许他们并没有这样想,但是,难道他们以为耶稣不配受人赞美吗? 既然耶稣为了救我们而牺牲,以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方式来赞美祂,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事。 耶稣在圣周五受难日所付出的,是圣周四晚上所建立的圣体圣事的代价。 换言之,耶稣先摆设了盛宴,然後才付账。 祂之所以在十字架上为爱我们而舍弃自己的身体,是因为祂甘愿在我们领圣体的时候,把祂自己的身体和自己所有的爱都赐给我们。 我们所领的圣体,就是耶稣——爱的君王。
 在十字架上,耶稣在仇恨中被举起来。 恨祂的人不愿意耶稣做他们的君王, 「在祂的头上安放了祂的罪狀牌,写着说:『这是耶稣,犹太人的君王。』」(玛 27:37)
 但是,只要我们恒久地朝拜明供圣体,耶稣就会在爱中被举起来。 只要我们钦崇明供在圣体光中的主,我们就会把十字架的恩宠和功劳带到堂区和世界上。 耶稣说过:「当我从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若 12:32)
 几时我们来到祂面前,不断地赞美祂时,就是向世界宣布:圣体就是耶稣,祂堪受钦崇,是我们爱的君王。
 如果我们恒久地朝拜明供圣体,就是向耶稣献上祂应得的荣耀,明认祂是我们的君王。 如果我们日日夜夜都不断地爱慕祂,就是把祂从羞辱的十字架上卸下,移去祂的茨冠,请祂坐在光荣的宝座上。
 每个堂区都以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来进行更新的时候,就是整个教会明认耶稣为王的日子了。 那时祂将要在自己的国内再度为王,使大地的面貌焕然一新。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4月1日 圣周五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天主的慈悲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今天复活节的弥撒由安达德蒙席(Msgr. Moises Andrade)主礼, 他把《复活颂(Exultet)》唱得很出色,讲道尤其发人深省。

 安达德蒙席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不但有头脑,更有一颗谦虚的善心。 他的博士论文所研究的题目是举扬圣体的历史,我另一位神父朋友认为他是当今教会最佳的礼仪专家。

 今天晚上安达德蒙席在弥撒中,特地戴上了一条「救主慈悲」的领带。 原来「天主的慈悲」(「救主慈悲」)和「复活」两者之间,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耶稣就亲自指定,要在复活期第二主日庆祝救主慈悲瞻礼。

 「天主的慈悲」(「救主慈悲」)是救恩史的顶峰与结局,因着圣体圣事, 它跟庆祝耶稣复活的复活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天主的慈悲将来最终而又最伟大的行动,就是从圣体中彰显祂复活的光荣。

 现在耶稣隐藏在圣体中,但有一天,祂将会清楚地显示祂圣体的光荣, 那时,一切国家丶一切民族都可以看得见,但这还不是祂的第二次来临。 如果把衪在末世的第二次来临比作旭日东升,那麽,祂将要显示的圣体的光荣,便是破晓时分的曙光了。

 耶稣圣体的光荣之光,就是祂的爱与慈悲。 傅天娜修女曾在神视中,看见有两道光从耶稣圣体中射出来。 红光代表祂的爱,而白光则象徵祂的慈悲。 将来有一天,傅天娜修女在神视中所见到的,全人类都要看见。

 正如扫禄因一道忽然从天上环射到他身上的光而归化了(宗9:3), 同样,因着那从圣体中射出来的辉煌的光,整个世界也将会皈依天主。 那个时候就是圣伯多禄所说的那个「上主的伟大和显赫的日子」,「凡呼号上主名字的人,必然获救。」(宗 2:21)

 如今在美国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Providence, Rhode Island)居住的皮雅士主教,本是斐济(Fiji)的主教。 他退休後,有人请他把傅天娜修女的日记从波兰文翻译为英语。 他告诉我:那个最重要的神视,是傅天娜修女在圣体前所看见的。

 每守一个圣时,就有光从圣体内的耶稣圣心射出来,包围着整个世界。 每守一个圣时,世上每个人,不论男女老幼,都会对天主的爱与慈悲所产生的效果,有种新的体验。

 这正是耶稣向圣女日多达(St. Gertrude)所说的:只消一个圣时,就能使祂的圣心深受感动。 祂爆发出来的感恩之情,足以令世上每个人,都对祂的美善所产生的效果,有新的体会。

 菲律宾皮纳吐坡火山(Mt. Pinatubo)在三年前爆发,所产生的效果,如今仍然影响着千万里以外的世界。 甚至加拿大日落的景色,也因它所喷出的火山灰而变得比以前更为壮丽。 一座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小堂就是一个强大的祈祷集团,能使恩宠像火山般爆发,造福整个人类。 一个圣时的祈祷给全人类所带来的好处,甚至比皮纳吐坡火山给全球所带来的广泛祸害来得更多。

 根据一个近期在美国进行的调查,在主日参与弥撒的天主教徒中,只有三成相信耶稣真的在圣体圣事内。 这种情形既然已经在美国发生了,当然也能在本国发生。 我们的教友变得越来越像那个来到耶稣圣墓前的玛利亚玛达肋纳,他们说: 「有人把我主搬走了,我不知道他们把祂放在哪里了。」(若20:2)

 亲爱的多默,我们有责任告诉他们,我们复活的主现在究竟在哪里。 我们复活的救主就在圣体内,从祂圣心所流出来的爱与慈悲,富有大能,不断润泽着那些来到祂面前的人! 我们不但要像伯多禄和若望一样,亲身跑到祂那里,而且还要把每一个人都带到祂的面前, 因为我们所守的每一个圣时,都能促使那个大放爱与慈悲之光的日子早日来临,那时,祂的子民如同祂一样,都要光荣地复活。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4月3日 复活节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荣冠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我在葡国时,有一天早上,一位慈祥的神父把一顶镶着两枚子弹的皇冠给我们看。 原来教宗在1981年5月13日那天曾在圣伯多禄广场被人开枪袭击,中了两枪。 但奇迹出现,教宗竟然大难不死,後来他便把那两枚子弹放在法蒂玛圣母像的皇冠上。 我想,这顶镶着子弹的皇冠是圣母伟大胜利的象徵,因为她将要把一切都变为好事, 甚至连她的仇敌最凶残的行动,也要化为饰物,使她的荣冠变得更加辉煌。
 根据友人骆慎思(Ging Roxas)的意见,圣母的荣冠,将是她的圣子耶稣圣体的王权。 你知道啦,骆慎思对那本蓝色的书,即《圣母给心爱神子的话》,素有研究,很有心得,常向别人推介。 他说,这本书的内容,跟教会所认可的一切圣母显现的讯息,是完全一致的。
 圣母无玷圣心取得伟大胜利的日子,将会是她的圣子耶稣圣体为王统治世界的时候。 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越蓬勃,耶稣圣体的王国便会越早来临, 从而导致新纪元的出现,使大地成为另一个新而更美好的乐园。
 这就是天主之所以容许教宗在5月13日被枪击的原因了。 那天是圣体之母瞻礼,而教宗就是基督的代表。 他在圣体之母瞻礼那天遇刺一事,清清楚楚地反映出: 对圣体持续不断的攻击,是多麽恐怖,多麽邪恶!
 教宗被枪击,举世都大为震惊,还有什麽事比这事更可怖呢? 不错,教宗惨被歹徒明目张胆地枪击的一幕固然可怖,但还不算是最坏的事。 教宗所忠信事奉的主耶稣圣体,平日也不断在暗中受到攻击, 这些看不见的攻击,才比发生在大庭广众前的枪击更可怕呢。 面对这种攻击,我们有没有受到感召觉得要挺身而出呢?
 不少人否认耶稣真实临在於圣体中,以明供圣体为笑柄,还对恒久朝拜圣体敬礼,大肆抨击; 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看看《默示录》吧,你便知道代表圣母的「女人」与代表撒殚的「大龙」是如何势不两立, 而撒殚那条「大龙」所攻击的,就是代表耶稣圣体的「羔羊」。 原来《默示录》内所描述的战争,就在此时此刻默默地进行着。
 谁是那些要「同羔羊交战」的「君王」呢?他们就是那些同圣体交战的教会高层人士。 然而,「羔羊却要战胜他们,因为他是万主之主,万王之王,同他在一起蒙召丶被选和忠信的人,也必要获胜。」(默 17:14)
 死於战争的人,多不胜数,友人孔德成(Nate Cortese)的兄弟,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 光是在这个世纪,就有多少勇士为了爱国而阵亡? 有多少国家为了得到和平与自由而参战? 不过,事实摆在眼前,虽然打了那麽多场仗,和平与自由的目标,始终遥不可及。 其实,有那场仗是真正值得打的呢?
 只有一场仗是值得打的,那就是支持圣体的战争了。 限伦纳(Larry Villone)说得好: 「支持今天在圣体内的基督,就是支持昔日悬在苦架上的基督!」
 亲爱的多默,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就是一支由像你这样的神父所组成的军队, 这支军队要甘愿为基督圣体而作战,要公开地支持祂。
 我平生最钦佩的人有两位,就是宿雾的限德枢机(Cardinal Vidal)和我们马尼拉的辛海棉枢机, 他们两人都公开支持在圣体内的基督。 限德枢机说,如果我们只做平常的事,那麽我们只能期望得到天主平常的祝福。 但是,由於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为了期望从天主手中获得今天所急需而又特殊的恩宠和祝福, 我们必须甘愿做点特殊的事,那就是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了。 现在,限德枢机正致力在他所管辖的每个堂区内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至於辛枢机,在他的领导下,马尼拉成了全世界最恭敬圣体的教区,共有恒久朝拜明供圣体小堂超过一百座, 我身为马尼拉总教区的副主教,对此感到非常欣慰。 辛枢机是位最忠於圣体的神职人员,真是值得赞扬。
 愿你从法蒂玛太阳的奇迹得到鼓舞,因为它预告了圣体内的耶稣将要为王统治世界。 1917年10月13日,在场就有七万人曾亲眼目睹。
 那天起初雨势很大,到处都是泥泞。 雨象徵泪水,代表为人类自相残杀而流的大量泪水,而泥泞则指今天我们到处所见的腐败情况。 其後,雨停了,泥泞的水也乾了,太阳开始旋转,向四面八方射出各种颜色的光线,使一切都变得灿烂夺目。 当时太阳发出的奇光,就是将来圣体要显示出来的光荣的预象。
 在1917年,有七万人目击了太阳的奇迹,但是将来全世界人人都要看见以下的景象: 「随後,我看见了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与先前的地已不见了…… 这就是天主与人同在的帐幕…… 祂要拭去他们眼上的一切泪痕,以後再也没有死亡,再也没有悲伤,没有哀号,没有苦楚,因为先前的都已过去了。」 (默 21:1-4)
 那时,圣体中的耶稣要说:「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 21:5)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5月13日 圣体之母节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清白无罪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日多达修女(Sister Gertrude)由夏威夷到这里来造访的时候,你没有机会见到她,真可惜。 虽然她已年逾古稀,但精力依然充沛。 她曾告诉了我一个在她修院内发生的,多年来都没有向外透露过的秘密。
 当时她还年轻,修院内有位年长的修女快要死了。 全体修女按照当时的习俗,都聚集在病榻旁,为临终者祈祷。 那位脸上满布皱纹,又老又丑的修女已经气若游丝了, 突然,她张开眼睛,把双臂向前伸,大声喊道:「噢,我所挚爱的。」
 然後,她坐起来,充满爱意地凝望着圣体。 (由於她身体太衰弱,不能到小堂去,所以长上特准她在自己的房间内朝拜圣体。) 接着所发生的事,是直到日多达修女跟我分享时,都没有向外人泄露过的。 那位脸上满布皱纹的丑修女,竟然在那个时候,变成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容光焕发,美若天仙, 其他的修女凝视着她的面容,都进入了神魂超拔的状态。
 大约过了一两分钟之後,那位改变了容貌的修女再卧在床上,重现她的老态,然後死了。 神魂超拔的状态结束了之後,其他的修女才惊愕地发现: 那件不寻常的事最多只持续了两三分钟罢了,但她们神魂超拔的时间,却竟然超过了十三小时!
 日多达修女跟达弥盎神父一样,都是属於圣心会(Sacred Heart’s Community)的。
 今天,世上有很多人都知道,由於达弥盎神父献身服事麻疯病人,所以教宗要把他列入真福品; 但却没有人知道,达弥盎神父十分恭敬圣体,他之所以能献身为麻疯病人服务,原来是因为圣体赐给了他力量。
 达弥盎神父志愿到夏威夷的莫洛凯(Molokai)岛为麻疯病人服务。 当时由於麻疯病易於传染,又是不治之症,所以那里的病人都惨遭家人丶朋友遗弃。 达弥盎神父在那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後,有朋友给他写信,问他怎能长期和麻疯病人日夕相处。 他答道:「如果每天没有机会在圣体前守圣时的话,要我留在这里一天也不可能。」
 当达弥盎神父抵达的时候,麻疯病人都不察觉他来了, 因为他们过的是醉生梦死的生活,经常烂醉如泥,每天晚上一起狂欢,沉缅於肉欲的享受。 他们要这样麻醉自己,才能稍为忘却麻疯病所带来的悲惨命运: 皮肉腐烂变质,生时被人遗忘,死时毫无慰藉。
 达弥盎神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造一座小堂,把每个麻疯病人都带进去, 於是以下这段福音所记载的事迹,就不断地重演了: 「有一个癞病人来到耶稣跟前,跪下求祂说:『你若愿意,就能洁净我。』 耶稣动了怜悯的心,就伸手抚摸他,向他说:『我愿意,你洁净了吧!』 癞病立时脱离了他,他就洁净了。」(谷 1:40-42)
 耶稣伸开祂的手,抚摸每一个人,使每个人在祂的爱中变得完好无缺,在祂的血中变得清白无罪。 失而复得的清白无罪,在天主的眼中,比从未丧失过的清白无罪更为宝贵。
 噢,那里的麻疯病人,虽然皮肉依旧腐烂,但他们不再介意了。 他们的灵魂,已被耶稣清白无罪的宝血所净化;他们不再需要喝酒,因为已陶醉於耶稣的爱中; 他们也不再需要性行为,因为耶稣已和他们亲密无间,心心相印了。
 圣方济曾亲吻过一个麻疯病人,他仰赖天主的恩宠,也曾治愈了一个麻疯病人。 由於那个麻疯病人痛苦不堪,脾气很坏,谁想照顾他,他就侮辱谁。 圣方济被他侮辱後,走到圣体面前祈祷。 其後,他回来,对那个麻疯病人说:「你想我做什麽,我就做什麽。」 那个麻疯病人说:「我想你把我整个身体都擦洗乾净,因为我浑身发臭,连自己也受不了。」
 圣方济毫不犹豫地叫人把浸泡着香草的热水拿来。 他一为那个病人洗澡,病人腐烂的肉便回复原状,不药而愈了。
 圣方济之所以被称为「天主的傻子」,是因为他为了爱天主而作了很多别人眼中的傻事, 但圣体中的耶稣为了爱我们而作的傻事,比圣方济还要傻得多呢,因为祂洗涤我们的灵魂时,用的不是水,而是祂的宝血。 在祂的宝血里,我们的灵魂变得纯洁无瑕丶清白无罪,不再因罪过和自私而腐烂不堪了。
 我们每次守圣时的时候,祂都伸手抚摸我们。 我们越腐烂,祂就越怜悯我们;我们觉得自己越污秽,祂就越想洁净我们。
 达弥盎神父在小堂里推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麻疯病人在朝拜圣体时所说的祷文,有的真是绝妙的灵修佳作,达弥盎神父把它们写下来,寄给他在比利时和荷兰的友人。 那些祷文引人入胜之处,在於它们的单纯。
 有个麻疯病人用了整整一个圣时,向耶稣描述他最爱的一切,例如波涛的声响丶汪洋的碧蓝丶长空的夕照……
 只有一个人志愿做达弥盎神父的助手,他就是来自佛蒙特州史托城(Stowe)的戴同(Dutton)。 劳仕仁(Greg Lucia)在史托城参观特拉普家庭旅馆(the Maria Von Trapp lodge)的时候, 曾把一本叫做《信赖之德(Virtue of Trust)》的书交给戴同的兄弟。 戴同没有宗教信仰,不知道天主是否存在,他只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去了解达弥盎神父的为人。
 有一天,戴同想跟达弥盎神父谈话,但到处都找不着他。 最後戴同走进小圣堂里,当时达弥盎神父正在那里守圣时,神情专注,动也不动。 戴同见了,便确信耶稣真的在圣体内,因为假如耶稣不是真的在圣体内, 一个像达弥盎神父那样忙碌,那样有献身精神的人,又怎会每天都花一个小时来陪伴祂呢? 结果,戴同成了一位天主教徒,将来,他还有可能被列入真福品呢。 柏德炳神父(Bill Petrie)是达弥盎神父的现代版, 他在姊妹柏德爱丶柏德贞(Ann and Jan Petrie)的协助之下,正做着达弥盎神父当年所做的工作。
 日多达修女已返回夏威夷了。 我为什麽要把她所说的事告诉你呢? 理由只有一个,因为发生在那位老修女身上的事,在每次守圣时的时候,也会发生在我们的心灵上。 巴不得我们可以看得见自己心灵上的转变! 当耶稣深深地爱着我们而做出常人眼中的傻事,用祂的宝血净化我们的时候, 我们就在基督永恒的青春中成为新人,变得清白无罪,纯洁无瑕了。
 正如在成圣血的时候,成了基督宝血的酒把酒中的那滴水净化,使它变得纯洁; 同样,我们每次来到圣体中的耶稣面前时,祂也以祂的爱触动我们,以祂恩宠的力量改造我们,使我们变得清白无罪,纯洁无瑕。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5月15日 达弥盎神父列入真福品的日子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爱情的圣事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两年前,我从欧洲朝圣回来,当时飞机上正播映着一套电影,它叫什麽名字,我已忘记了,我也没有把它看完便睡着了; 不过,其中的一幕,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罗拔迪尼路(Robert Di Nero)刚坐满了十年牢,出狱後返回故里, 遇见一个已经成为高级餐厅东主的旧同学,便向他打听他妹妹的近况。 在狱中,罗拔迪尼路常会想起那同学的妹妹,想到她迟早都会另结新欢,把他忘得一乾二净时,就不禁黯然神伤, 因为昔日他俩经常出双入对,一起跳舞,大家都喜爱一首名叫《爱玛佩拉(Ammapola)》的歌曲。
 不过现在往事只能回味,两人分离已久,而他又曾锒铛入狱,声名狼藉, 不但毫无地位可言,而且一贫如洗,完全配她不起,复合是无望的了。 如今她一定对他毫无好感,而且还可能已经嫁给别人为妻了。
 岂料那个同学告诉罗拔迪尼路,妹妹还没有结婚,而且当时也正在餐厅里,并马上指给他看。 她长得比以前更成熟了,在罗拔迪尼路所见过的女子中,没有人比她更美丽动人的了。
 当罗拔迪尼路和她相聚时,她的哥哥向乐队打了一下手势,乐队就奏起《爱玛佩拉》那首他们所特爱的老歌来; 两人随即按着节拍,翩翩起舞了。
 罗拔迪尼路自卑心重,心里既紧张又害怕,终於鼓起勇气问她: 「请你告诉我,当我不在时,你可曾有一次想起过我吗?」
 她答道:「当你不在时,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啊。」
 原来她一直在等,对他的思念,不但未尝稍减,而且与日俱增。 多默,为什麽在今天基督圣体节(或基督圣体圣血节),我要向你提及那套电影的情节呢? 因为教宗谈到圣体中的耶稣时,是这样说的:「在衪这个爱情的圣事内,耶稣伸开双臂等着你。」(《主的筵席》书函)
 换言之,耶稣在圣体内等着你。假如祂不关心你,祂便不会长留圣体中了。 一首老歌的歌词写得真好:「假如我不关心你……言语会不足以表达吗? ……假如我不关心你……我会有这种感情吗? ……这不是爱吗? ……因为假如我不关心你……还会一样吗? ……在每一篇祷文的开端和结尾,我会只呼唤你的名字吗? ……你确实 要知道,这是无与伦比的爱……这一切都是真的,因为我深深地爱着你……」
 教会之所以定今天为基督圣体节,是因为想提醒大家:圣体中的耶稣是多麽爱我们。 在第十三世纪时,祂向圣女茱丽雅(St. Juliana) 显现,给她看见一个有黑点的月亮。 祂这样解释:月亮代表教会的礼仪年历,黑点则代表一个当时没有,但祂想制定的瞻礼。
 耶稣说,随着时光流逝,教友对祂在圣体中的真实临在,会越来越不相信。 祂在福音中就提出过一条这样的问题:「人子来临时,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吗?」 因此,实在有必要去制定一个特别的节日,好让人人都知道,祂真的临在於圣体圣事内。 圣女茱丽雅说,圣周四那天已经是圣体的纪念日了。 耶稣答道:圣周四那天也庆祝神品圣事的建立,祂想有一个专门尊崇祂在圣体中的真实临在的瞻礼。 那就是基督圣体节的来历了。
 1980年8月,有一个猛烈的飓风吹袭美国德克萨斯州一个名叫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的城市。 美国人所说的飓风,就是我们这里的台风,飓风起源於加勒比海两个小岛之间的海域, 其中一个小岛叫圣文森特(St. Vincent),另一个叫圣卢西亚(St. Lucia)。
 飓风过後不久,教宗任命高善导主教(Bishop Rene Gracida)为科珀斯克里斯蒂教区的首长, 後来,这位非常勇敢的主教在一本名叫《无玷圣母 (Immaculata)》的杂志上发表了以下的一番话:
 「数年前我到罗马述职时,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我说,世上只有一个教区叫做「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 即「基督圣体」【注1】,能做这个教区的主教,你一定是个幸运儿了。 我答道,我真的觉得很荣幸啊。我不但当时对教宗这样说,之後也常常对别人这样说。」
 高善导主教是美国首位邀请圣体传教会到自己的教区工作的主教, 因此,在他的教区内,许多堂区现在都成立了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了。
 高主教怎会想到邀请圣体传教会来工作的呢?这件事原来是这样的: 首先,冯辉强夫妇(Kirk and Katie Pfeffer)写了一封信,给在科珀斯克里斯蒂教区, 为「拯救行动(Operation Rescue)」【注2】这个组织工作的莫思礼(Rex Moses), 向他推介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随後,莫思礼把那封信给高主教看,於是,高主教便邀请卢思亚神父和圣体传教会到他的教区去工作了。
 此後,又有四位主教分别邀请圣体传教会的会士,从德州的科珀斯克里斯蒂, 先到路易斯安那州,再到亚拉巴马州丶田纳西州丶阿肯色州工作。
 後来,在贝诗婷(Mary Ann Becksted)丶方天配(Pat Forton)等热心过人的教友的大力推动下, 圣体传教会的会士又被邀请到其他地方去。 由乔治亚州到密芝根州的教区,现在都有他们的足迹了。
 当我想到「飓风」这个词语的时候,便会联想起加纳婚宴来。 “HURRICANE(飓风)”跟“HURRY(尽快做某事)”和“CANA(加纳)”这两个词的写法,不是很相似的吗? 藉着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我们要使天主跟祂的子民成婚的日子尽快来临。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6月5日 基督圣体节
【注1】Corpus Christi是拉丁文,意即「基督圣体」。
【注2】「拯救行动」是一个反堕胎的组织。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温良慈善的心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去年的耶稣圣心瞻礼,郭美德(Meldy Cojuango)和沈黛丝(Marietta Santos)这两个朋友, 带我到马卡迪(Makati)的老马尼拉餐厅(Old Manila Restaurant)去吃午饭。 大家正在谈天时,有几个乐师,拉着小提琴,弹着结他及曼陀林,在每张桌子前唱歌。
 他们来到我们的桌子时,正唱着一首动听的老歌,叫做《记得在什麽时候(Remember When)》。 那首歌,我至少有三十年没听过了。旋律固然优美,但歌词更加感人,耶稣的圣心彷佛就藉着那些歌词来向我们说话。
 圣经说,在大地的基础尚未奠定时,天主已爱了我们。那首歌的歌词所表达的,就是这一点:
 「记得在什麽时候……我初次看见你吗?……
 我记不起有什麽时候……我不爱你。」
 大家都知道,当你很爱一个人的时候,自然就很想跟那个人在一起。 做母亲的,会急不及待地抱起她刚生下来的婴儿;做父亲的,会享受子女绕膝的乐趣; 好友见面,会珍惜彼此相聚的时光;热恋中的男女,别离时更是依依不舍,难解难分。
 耶稣说:「看!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终结。」(玛28:20) 为什麽祂要同我们天天在一起呢?听听祂的圣心给我们的讯息,你便会明白原因是什麽了: 「我爱你,我永远爱你,因此我给你保留了我的仁慈;我要再修建你,而你必再建立起来。」(耶 31:3-4)
 有一次,我带着一批朝圣者来到法国的帕赖勒莫尼亚(Paray Le Monial),看见在墙上刻有以下的讯息: 「如果你信赖我的爱,如果你真的信赖我的爱,你便会看见我爱的奇迹。 我将会在每个人的心灵里为王统治,而我将会大获全胜,因为我将会藉着我在圣体内全能的爱,为王统治。」
 以上就是耶稣吩咐圣女玛加利大告诉世人的话。 这段话中的关键字眼是「全能」。她看见祂的圣心火光熊熊,像有一百万个太阳在那里燃烧。 祂在圣体内的圣心,满腔爱火,热爱着每一个人。
 因此,耶稣托圣女玛加利大向教会提出祂的要求: 在礼仪年历里,在基督圣体节(基督圣体圣血节)後的八天之内,要制定一个特别的瞻礼来恭敬祂的圣心。 祂想藉此让大家清清楚楚地知道,原来恭敬祂的圣心,就是恭敬祂的圣体;而圣体就是今天活在我们中间的耶稣圣心!
 「我渴望,非常渴望在圣体内得到人的爱。」 这是祂藉圣女玛加利大向我们发出的呼吁。这个呼吁,今天比当年更加紧急了。 祂想我们知道,圣体不是物品,而是祂,耶稣自己。 祂说,在圣体内,我们会找到世间最有爱心的父亲丶最好的朋友丶最温良慈善的心。
 圣若翰·维雅纳亲眼看见,凡是前来朝拜圣体的人,耶稣都捧着他们的脸,温柔地亲吻他们,以表达祂心中的谢意。 「是我用仁慈的绳索,爱情的带子牵着他们,我对他们有如高举婴儿到自己面颊的慈亲,俯身喂养他们。」(欧 11:4)
 圣体中的耶稣圣心,温良慈善,最赞赏我们对祂的爱。 福音记载,有一个患血漏病的妇人摸了耶稣的衣服繸头,耶稣便说:「谁摸了我?」 祂想知道谁摸了祂,因为祂觉得有能力从祂身上出去了。(路 8:45-46)
 每次我们守圣时的时候,都不断有能力从耶稣身上出去。 每一个圣时都会触动祂的圣心,把祂具有医治大能的爱倾注在世上,直到另一个丶新的五旬节来临的时候为止。
 那将会焚毁世界的「火」,将会是天主的爱火。 祂圣心的火将会焚毁这个世界的冷酷与仇恨,并会建立祂神性的爱的王国。(伯後 3:10)
 多默,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将会导致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出现。 天主爱人,所以祂创造了世界; 但只有当人爱圣体内的天主时,祂才会「按照祂的应许」,在我们等候新天新地之处(伯後 3:13),重新创造这个世界。
 在老马尼拉餐厅吃过午饭後,我来到一个贫穷的家庭,探望一个病重垂危的祖母。 我在那里举行了弥撒圣祭後,剩下一个圣体,大家就决定朝拜圣体一个小时,以恭敬耶稣圣心。
 在那个圣时里,隔壁有人奏乐,由於那天天气很热,窗户都开着, 所以大家都听得一清二楚,原来那就是《记得在什麽时候》那首歌的旋律。 自从那次之後,我再没有再听过这首歌了。
 不过,每次去朝拜圣体的时候,你都可以听见这首歌,因为祂恒常的临在本身,就是一首情歌,不住地向我们流露祂的心声: 「我记不起有什麽时候我不爱你。」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6月10日 耶稣圣心瞻礼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

舞蹈的太阳

J.M.J.
亲爱的多默神父:
 这封信是这麽重要,所以我打算写得尽量简洁。为了「增加」它的影响力,我愿意「减少」字数。【注1】
 圣若翰洗者怎样对待了耶稣,我们就该怎样对待圣体内的基督。
 圣若翰洗者说:「你们中间站着一位,是你们所不认识的……我却当不起解他的鞋带……但为使他显示於以色列, 为此我来……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看,天主的羔羊!」(若 1:26-36)
 在弥撒中举扬圣体之後,我们会念成圣体後的欢呼词。 这欢呼词的内容,该是我们牧职的目标和重心:我们要使圣体内的耶稣为世人所认识,因为很多人还没有认识祂。
 最近,一位名叫矛博德(Patrick Barry)的年轻朋友对我说: 「看看福音,你便会知道,昔日的信徒常会把别人直接带到耶稣面前。 今天我们也该做同样的事,就是把别人直接带到圣体内的耶稣面前,好让祂在今天,为每个人,重行昔日载於福音内的一切奇妙事迹。」
 正如圣若翰洗者指着天主的羔羊耶稣,同样,整个教会也该指着基督圣体。 我们应该像若翰一样「衰微」,好让祂「兴盛」,建立祂的王权。
 这就是为什麽圣母在6月24日,即庆祝圣若翰洗者诞辰那天,首次在默主歌耶(Medjugorje)显现的缘故了。 如同若翰一样,圣母也指着圣体中的圣子耶稣,她也想我们做同样的事,因为她曾特别要求我们举行恒久朝拜明供圣体的敬礼。
 亲爱的多默,这也就是为什麽有那麽多人看见太阳在天空舞蹈,为什麽太阳看起来像圣体【注2】的原因了。 太阳之所以指着圣子【注3】,是因为天主所创造的万物,无不招手召唤我们来到圣体中的耶稣面前。 太阳之所以指着圣子,也是因为祂的光荣快要来临了。 祂在圣体内的光荣即将突现在你的眼前,那时,你就会明白祂为什麽会这样说了: 「那些没有看见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若 20:29)
你在耶稣圣体之爱内的兄弟 赖明礼蒙席
1994年6月24日 圣若翰洗者诞辰
【注1】圣若翰洗者说过:「他(耶稣)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若 3:30)在英语里,「增加」和「兴盛」都是“increase”;「减少」和「衰微」都是“decrease”。
【注2】这是很多人在默主歌耶所见到的现象。
【注3】「太阳 (the sun)」和「圣子 (the Son)」在英语里是同音词。

返回圣体­—给多默神父的信—目录